第253部分 (第1/4页)

别人家种地要用铁犁翻耕一遍,刘军浩院里根本施展不开,只能随便撒下去,等春上的时候再补苗。

将后院中来来回回撒两遍,种子还剩下不少,刘军浩干脆又钻进石锁中,全部撒在沙土地上。

等钱分到村民手中,私有地种植果树的事情也定下来,要求每家必须出一个劳力挖树窝。

这种力气活原本是年轻人的事儿,谁知道很多游客听说后也要求参与其中,而且相当一部分是在刘家沟养老的老人。

这些老爷子个个有六十多岁,刚来刘家沟的时候大多数人一身毛病。可是在粗茶淡饭的调养下,现在全部健健康康的。

他们每天除了下棋读书看报之外没其他事儿,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身体都快闲出病,活动活动筋骨才好。

刘广聚看众人求的真切,只好答应下来。

别人的私有地每年还种些蔬菜自家吃,刘军浩家这块地平时根本没管过,已经完全荒芜下来。现在地中间长出不少杂七杂八的树木,他需要早点整理出来腾地方。

到私有地看过后,他开始头疼起来。不算那两株快死掉的杨树,其他的树苗足有十来棵,这些统统要挪走。树已经长到三四米高,砍掉当柴烧实在可惜。不过自己院中栽满果树,根本没有空闲的地方。

他只好回村问下,谁家需要直接挖走得了。哪知在村里问一圈,根本没有人稀罕这些杂树。

在农村一些常见的树苗还真没有市场,主要是它们的繁殖能力很强。拿毛枸树来说,它结的果子鸟类很喜欢吃。种子在鸟肚里消化后顺着鸟粪落在土地上,第二年肯定那里会出一大窝毛枸树。

不过这种树很容易招虫子,除了当柴火烧外根本没其他的作用,农村人看到自家宅子上长这种树都是直接砍掉。

无奈,刘军浩只能找几个人帮忙砍树。

等杨树放倒,他正准备拖回家晒干烧火呢,结果却被一个游客阻止。

“小浩,别慌,等我把树里的虫子弄出来再说。”这人指着杨树上的虫孔说道,“估计里边有很多虫子,正好弄回去炸着吃。”

“啥……”几个帮忙的人还以为听差了呢。

“炸着吃呀,你们没吃过?”

众人赶忙摇头,再看对方的时候都有些发憷。

这人也不知道是哪的,干什么工作?竟然有如此品味。

刘军浩真的很好奇,一般人看到虫子都觉得恶心,没看出来他竟然敢吃。

“呵呵,我们一家都有吃虫子的爱好。上次在楝树上捉了二十多条弄回家用油炸好,我和媳妇刚尝两口,满满一盘虫子就被儿子吃个精光了。”

听这人说的如此带劲,刘军浩除了惊讶就剩下佩服。要说吃蜂蛹还可以理解,但是看着白花花的虫子,他实在没有这个胆量下咽。

在对方的指挥下,众人用草茎投,用烟熏,最后还用上风油精。忙活大半天,终于把那些白白嫩嫩的虫子驱赶出来。

“其实这没有什么,这些都是高蛋白,用油炸熟很好吃,要不中午等炸完,我给你送点。”

“算了,我享受不起,”刘军浩连连摆手,光看着东西就觉得慎得慌,哪敢吃。

正文 第四百一十七章 白花花的票子存银行

第四百一十七章 白花花的票子存银行

要说谁对刘家沟开辟农夫果园的事儿最开心,无疑是刘军浩。

只要这块土地种上果树,以后他家的土蜂子就有福气了,至少整个春天不用再为蜜源的事情发愁。

几窝蜜蜂在院里养了两年时间,由于蜜源太少,蜂蜜的产量一直没有增大。在保证自家消耗的情况下,每个月仅仅能提供六七斤的产量。

物以稀为贵,这土蜂蜜本来就是稀罕之物,在人们误传下竟然成了养生的佳品,能够包治百病。

其实也不算误传,至少服用过土蜂蜜的游客都感觉到自身的变化。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是来刘家沟疗养的那些老年人,他们喝过蜂蜜水之后或多或少感觉到皮肤变得光滑。因此隔三差五都有人上门预定,更别提那些来买黄鳝的相熟的游客。

土蜂蜜可以说是远远供不应求,很多预定的人上门时直接把钞票留下,为的就是让主人在收割蜂蜜时早些给自己预备。

生意太火爆也让人头疼……其实在刘军浩看来,土蜂蜜真没有那么大的神奇功效。至少在品质上和赵教授院中那一箱蜜蜂酿出的蜂蜜没啥区别,毕竟蜜源一样。

可是游客不这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