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 (第1/4页)

�楸∧景遄龌�兀�庋�椭瞥晒亓��

黄鼠狼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从洞里钻出来觅食,如果嗅到腥味,绝对不会放过捕食机会。由于笼子前段有铁丝网阻挡,因此它之后从闸门处钻进去,进去后必定要碰到薄木板,引发机关,使砖头下坠关闭。

不过黄鼠狼皮夏天不值钱,非要到入冬以后的大雪、小雪时节才昂贵。

那时候每到冬季,吃罢晚饭,村里的小家伙就三五个一群抱着黄鼠狼去田间地头,柴草垛坟边放置捉黄鼠狼的笼子,笼子放好不用再管,第二天早上起来直接去收笼子就行。只要看到闸门关闭,里边十有八九捉到有黄鼠狼。

不过关到黄鼠狼并非万事大吉,往蛇皮袋里装的时候还要小心。这东西速度快,稍不留神就会布袋口逃掉。

黄鼠狼也挖洞,因此人们经常捕捉的方法还有找洞挖掘。早些年河沟边刺啦秧子成片,里边的黄鼠狼很多,不少人闲着没事都扛铁锨挖黄鼠狼。

这东西的洞穴一般也有两三个洞口,挖之前必须通过地上的痕迹分辨出哪两个洞穴是它经常出入的,再用弄些湿土把其他洞口堵死才行。

说明一下,黄鼠狼排队跳舞本人没有亲眼所见,只是听人讲过。不过单个黄鼠狼跳舞捉兔子倒是远远见过。

正文 第四百四十四章场地

第四百四十四章场地

选择在上风口的那个洞穴,然后用铁锹挖成一个V型,再找些干草塞到洞口点燃。同时用木棍插入第二个洞口,稍留些缝隙。黄鼠狼受不住烟熏火燎,肯定要从第二个洞穴逃窜,由于木棍阻塞缝隙太小,黄鼠狼只能边钻边用四肢拼命的蹬刨,等它的脑袋钻进木棍与洞穴的缝隙间,只要使劲儿一压,就把这东西压晕捉到了。

黄鼠狼皮子也是按大小成色论家,分六个档次,一般是三块多、四块多、五块多,最高的可以出到六块一毛。

镇上收黄鼠狼皮的是个老头,这人和刘老头倒很熟。他有一手看皮毛的技术,用手抓住黄鼠狼脑袋,使劲儿抖两下,然后吹几口气,拉着长腔叫道,“毛密身长,六块一毛”

由于经常跟着大人去卖黄鼠狼,那些小家伙们大都成了“收购专家”。男孩子常干的事儿就是抓着前面女同学的头发辫子,然后朝上边猛然吹几口气,阴阳怪气的叫道:嗯,不错——毛密身长,六块一毛

因为这个,刘军浩还被同学告过老师,挨过几次揍呢。

“好家伙,这群黄鼠狼真成精了”等黄鼠狼没了影子,王医生才开口赞叹道。

“我这回算是真的相信,动物的智商不能低估。以前觉得小浩家的动物很聪明,现在看起来,和这群黄鼠狼相比都是渣。”另一个游客也啧啧的赞叹,“你说咱们要把刚才拍摄的图片传到网上会引起什么反应……”

“那还用说,刘家沟这次绝对又要出名”

真让他们猜着,这组照片传到十八楼,立刻点燃大家的热情,帖子瞬间就盖起高楼。

因为这几天全省普降大雪,窝在家里上网灌水的人很多,而这帖子中又特意标注了刘家沟……关于刘家沟的话题总能引起网友的热情。

回复中“好萌”,“好可爱”之类的话语并不少见,当然也有不少人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试图用科学解释。

本以为黄鼠狼跳舞的事儿是孤例,谁知道在网友的回复中也提到过小时候听大人们讲起类似的事情。

那些照片弄回家的时候,张倩也赞叹许久,最后竟然萌生养几只黄鼠狼的想法。

刘军浩赶忙打消媳妇的念头,黄鼠狼可不能养,万一被惊动,一个臭屁能把人熏晕。更何况,他也觉得这东西有些神神叨叨的,还是离远点为妙。

两口子正在电脑前欣赏照片,外边又飘起雪花,整整一个下午都没有停止的迹象。

看那情形,估计年前别想有好天气了。

不过对于他们两口子来说,这倒没什么,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

媳妇挺着大肚子在电脑前看韩剧,刘军浩则和悟空守着火盆烤红薯。

没一会儿,空气中就弥漫着焦糊的香味,点点立刻在主人怀中不安分起来,小爪子指着火盆里的红薯乱叫不已。

不过这家伙不敢跳下去偷吃,上次它挨猴子的**掌还记忆犹新,知道自己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

红薯烤好,刘军浩捞起一个用纸包着递给媳妇,然后把剩下的分给悟空和点点,至于自己,还是回屋翻几个柿饼吃着如意。

外边千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