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部分 (第1/4页)

亍�

每次的赌注也不高,就一个作业本。

只要听说开始斗蟋蟀,立刻会引来无数人围观。斗输的孩自然垂头丧气,很多时候斗急了还会从脑袋上拔几根头,然后拴住蟋蟀的脖,悬空摔几圈,直到把蟋蟀甩的眼冒金星为止。这样的蟋蟀被称为“招魂蟋”,“招魂蟀”重上场后比先前要厉害许多,往往做拼死状,反败为胜。不过斗过一场,这只招魂蟀也就活不成了。

因为斗蟋蟀,刘军浩连输了十几个作业本。他痛定思痛,特意找人请教经验,得知1un坟岗上的蟋蟀比较厉害。于是乎,晚上吃罢饭和刘启勇两人拿着x手电潜身蹑脚来到坟地上。那个时候1un坟岗旁边的树林还没有砍,一到夜里猫头鹰很多,非常吓人。两人也是愣头青,根本顾不上害怕,用大半夜时间把1un坟岗转遍,捉了三只蛐蛐。

其中有一只蟋蟀果然厉害,在班级的比赛中过关斩将,登上冠军,他输掉的那些作业本也赢了回来。就在刘军浩准备乘胜追击转战外班的时候,斗蟋蟀的事儿被老师现了。

老师只用一脚,就把这只冠军踩成ru饼。当然回家后刘军浩也没好过,刘老头早拿扫帚疙瘩等他呢。

不过那都是x时候调皮捣蛋做的事儿,长大后忙东忙西,没再捉蟋蟀玩过。

现在听霍军一提,倒也觉得鲜。

“好呀,我等下去村里给你宣传,多少钱一只?”刘军浩一口答应下来。蟋蟀这东西纯属害虫,专én祸害田间的hu生、大豆、芝麻。村民们恨得直咬牙,能把它们捉光好。

“一元钱两只,连那种油葫芦也要,不过只要公的。”

“油葫芦要它干啥?”刘军浩不解的问。那东西虽然能斗,但是它们的打斗不jīn彩,很少有人用这东西斗。

“养着玩呀,油葫芦叫声洪亮,用笼养起来也不错。”

“那好,你明天就可以过来,我给你捉半桶。”刘军浩拍着xn膛保证。自己后院开着高压灯,每天晚上循着亮光赶来的蟋蟀不计其数。

这些蟋蟀大部分都成了黄鳝的美餐,如果废物利用好。等他告诉何一凡等人收蟋蟀的消息,这几个熊孩立刻欢呼起来。

他们前两天还愁立秋后知了减少,收入也少了很多呢。现在倒好,又有的赚钱项目了。

跟着他又让何一凡到村里通知,结果下午的时候孩就带一百多只蟋蟀过来要卖。

“这熊孩,我要蟋蟀干啥。你先养在家里,明天有人专én过来收。还有这些人家不收……”刘军浩说着从水桶中挑出几只fé头大脑的油葫芦。

“为啥,为啥,不是说要油葫芦吗?”孩不解的问道。

“人家要公的,另外蟋蟀要分开放,那些断胳膊少tuǐ的也不收。”刘军浩没给他们讲如何区分蟋蟀的公母。这些家伙经常斗蟋蟀玩,自然én清。母蟋蟀尾部中间有一根很长的针状产卵器,不会鸣叫;雄虫尾部则没有针状产卵器,会鸣、善斗。

看到一会儿功夫人家捉这么多,何一凡等人也耐不住等到晚上,立马拎着营养线瓶开始沿墙根四处寻。

蟋蟀喜欢栖息在荫凉、土质疏松、较湿的环境中,院里草丛内、枯枝败叶下、砖缝里多得是。

没一会儿他们就收获二十多只,吸取孩等人的教训,几个人捕捉蟋蟀的时候轻手轻脚,生怕将这东西的tuǐnn掉,而且捉到后特意分开存放。

晚上蟋蟀多,高压灯下黑压压一大群,无数黄鳝都把脑袋伸出水面,单等那些跳进水中的倒霉鬼。

三个人越捉兴致越高,一直到十二点多,刘军浩催了几次他们都没有睡觉。

不过收获丰硕,等霍军上én的时候,三个人把捉到的蟋蟀全部nn出来,一晚上捉有三百多块。

村里其他孩捉的也不少,孩一人就卖了近八十块。

令刘军浩意外的是还有几个游客带着蟋蟀上én,用他们的话说闲着也是闲着,捉这个既能当消磨时间还可以挣钱,何乐而不为。

一上午功夫,霍军所带那个专én放养蟋蟀的大柜就放满,洒出的钱也有一千多块。

“我说老霍,你这能卖出去吗,可别赔了。”刘军浩看他收这么多,有些担心的问道。

“放心吧,我吃不了亏。现在人有钱,玩的hu样多。斗蟋蟀已经和钓鱼、养鸟、种hu一样,成为一种消遣方式。 现在咱们市里边玩蟋蟀的人不少,差不多有几万人。这些蟋蟀nn回去普通的两块钱一只卖掉,如果好的能卖几百元,甚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