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部分 (第1/4页)

食槽旁边的几只野鸡很老实,主人到跟前也没有飞走。

刘军浩眼疾手快,蹲身一抓,已经把其中一只捉在手中。等看清楚野鸡嘴上的机关,他忍不住笑骂了一句:“肯定是那几个熊孩子干的缺德事儿!”

“管刘长林他们什么事情?”张倩当然知道老公口中的“熊孩子”是哪几个。

“你自己看”刘军浩一伸手,把野鸡递过来。

“火柴棍撑着,难怪没办法吃食……”看到野鸡嘴里支起的东西,张倩也忍俊不禁。

“上午他们送松鼠来的时候,闲着没事捉野鸡玩,我就觉得不对。这些家伙,就没干过好事儿。”刘军浩双手连连出击,快速将那几只野鸡口中的火柴棍去掉。

*

原本以为水怪的传闻只是昙花一现,会随着时间渐渐消失。

可是事情出乎刘军浩的意料,第二天又有消息传来。这次发现水怪的两人是三棵树村村民,两个人早晨起来收昨晚下的捉兔子铁丝活扣,结果听到白条河中有羊叫声。和刘五爷一样,他们也认为是谁家的羊走丢了。等靠近河岸后,发现声音从河中心传来……

其中一人的反应比刘五爷还不堪,回去后竟然有些发烧,现在正在医院输液呢。

剩余那人一口咬定,发现河中有水怪,模样和刘五爷描述的差不多。

得到这个消息,原本沉寂的人们再次喧闹起来。

一个人看花眼情有可原,可三个人都这么说……大青山白条河说不定真有水怪。

很多游客在网上发帖报告事情最新进展,更多人拿着相机在河边转悠。

至于刘五爷,现在更是组织了一个搜索队,带着大家沿河岸寻找。

应大家要求,刘军浩也成了队员之一,领着两条黄斑皮打头阵。其实他对用黄斑皮寻找水怪这招不抱希望,小皮的本领刘军浩非常了解,在陆地上任何气味都逃不过它的鼻子。可是水中,十有八九也白瞎。只是在大家殷切期待下,他只能硬着头皮试一试。

别说,还真有效果。在一个河湾拐角处,小皮突然低吼起来。

顺着它叫声方向看去,只见一株老柳树半横在河边,弯弯曲曲的树根有不少延伸到河水中。

树根下露出个脸盆那么大的窟窿,窟窿非常隐蔽,不仔细看还以为是河水长期冲刷岸边,把树根下泥沙卷走造成的自然裂缝。

可仔细看却能够找到些疑点,洞口泥土很光滑,显然是有什么东西经常进出造成的。

发现可疑情况,刘军浩立刻喊了一嗓子,让后边游客跟上来。

“这洞穴真有可能是水怪的藏身地,你们看多隐蔽,如果不是黄斑皮鼻子尖,咱们根本找不到……”探头看了洞穴两眼,一游客想当然分析道。

“洞口太小,这要真是水怪的洞穴,水怪估计只有十几斤重,连条大鱼都不如,早被火头吃掉了,还轮到它们在河面上兴风作浪。”刘五爷不以为然的说道,“要我看,估计就是个长虫窝。小浩,别在这上边浪费时间,继续往前找吧。”

“没听说水蛇还打这种洞穴呀?”

刘军浩心存疑问,本想开口问老爷子,谁知抬头看他暗地里冲自己使眼色,只好强压下疑问。

沿岸找了一遍,直到高河村,仍然没有发现异常。

眼瞅着天快黑了,他们只得重新把队伍撤回来。

到刘家沟,看左右没人,刘五爷才拉着刘军浩低声解释道:“小浩,我告诉你了,你别往外说,刚才发现那个洞穴是老鳖窝。”

“老鳖窝,你说刚才柳树下那个是老鳖窝?”刘军浩小声惊呼起来。早些年村里人讲古常说起老鳖窝的事儿,老鳖这东西冬眠爱扎堆钻洞,藏身的地方俗称老鳖窝。

只要找到它们的藏身地方,一次就能捉到几只。以前刘军浩他们一帮半大的小子听说后曾到河滩上寻摸过,结果啥也没找到。

因为老鳖窝向来很隐蔽,只有最有经验的渔民才可能发现。

“你这熊孩子,叫那么大声干什么。”刘五爷赶忙拉了他一把。

“我说五爷,你咋知道是老鳖窝?”刘军浩又好奇的问,很想趁没人的时候探究一翻。

“你忘记我是干啥的……”刘五爷小声解释到:“立冬前后,老鳖一般都要冬眠的,这个时候它们很喜欢扎堆,这样就造成很多老鳖聚在一起扒窝,洞口一般选在东西方向避风处。等温度降低时,它们会进洞群集重叠在一起冬眠。整个越冬时节,老鳖头尾四肢都缩在鳖壳里,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