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 (第1/4页)

如今的国子监祭酒,正是李正的二子李哲,不过李正对这次的春闱非常看重却不仅是这个原因。

其实,李正也知道,如今明德帝多少已经对他们有些不满了,但他除了自己,也要为自己的子女,自己的家族,还有那些依附于他的人想想,自然不能轻易做了决定。

“老二,这次春闱,国子监的举人表现的如何?”见到自己的二儿子,李正问道。

“父亲,虽然这次陛下出的试题有些偏了,但国子监的举人都是学富五车的,因此有很多人考的很好。”李哲开口,国子监的举人一直都表现的非常好,他对他们也是满怀信心的,至于齐文宇拉拢的那些其他地方的学子……如今全国上下除了国子监就没有其他好点的书院了,那些人又哪里考得过国子监的学子?要不然那些去了外地做官的人,又怎么会一直将自己的子女留在京城?

“你有把握就好,如今朝堂上有不少空缺,陛下这次会取的人数恐怕非常之多,若是国子监的举人表现的好,我也就能放心了。”李正开口,国子监的举人,很多都跟他有关系,朝堂上这样的人多了以后,他就算退下去了,李家也还能稳稳的。

除此之外,这次的科举怎么录取,也是能看明白明德帝的打算的……

“父亲尽管放心!”李哲开口,同时有些得意地看了赵启一眼。李正有好几个儿子,而在这几个儿子里面,他已经算是混的好的了,偏偏,赵启这个女婿,竟然比他们所有人混的都要好……

对于李哲的得意,赵启只当没看见,跟着李正回去的时候,他犹豫再三,还是把赵平英的事情说了。

让赵平英去跟齐文宇接触的事情,是他做的决定,偏偏结果跟他们的打算相差许多……他说的时候,还真有些担心李正会训斥自己。

赵平英性子活泼,又聪明伶俐,因此虽然是外孙女,李正也是非常喜欢的,但是他对赵启让赵平英去做这样的事情,倒也并无不满,毕竟赵平英身为女子,将来就该是去联姻的,而齐文宇,他绝对是一个很好的对象。

不过,现在竟然失败了……

“福王会不会早就知道平英的身份了?”李正问道。

“应该不会吧?平英只是在宫宴上远远地见过福王……”赵启有些不确定地开口。

“福王不认识平英,但福王身边的人不见得不认识。平英第一次见福王,福王身边的太监拦住了她,第二次,福王又这么不客气……”李正迟疑着开口,第一次还好,毕竟仓促,齐文宇没理会赵平英还算正常,但是第二次……

一个女子前去道谢,还不小心被人撞了一下摔了一跤,在这样的情况下,哪个男人会骂女人为“灾星”?

他跟齐文宇也是有过接触的,自然知道齐文宇的性子很不错,以往他连下人都很少训斥,现在却莫名其妙地说一个女子是灾星,这也太过了一些。

赵启本来只觉得计划失败自己的女儿又受了委屈因此有些不好受,现在听到李正这么一说,脸色倒是难看起来——齐文宇这么说他的女儿,难道里面真的有别的原因?

若是齐文宇早就知道自己的女儿身份,那么他这么做,会不会就是骆寻瑶说了什么?

“这也只是猜测罢了,就不知道福王这样的表现,是不是有人授意或者知道了什么的了。”齐文宇送年货给外地赶来的举人,一向不结交朝臣的他还跟那些举人关系友好……若说没人授意,李正可不相信。

有人授意?能授意福王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的,也就只有那个坐在最高处的人了……赵启脸色一变,如果齐文宇做这一切都是明德帝授意的,那代表了什么?

李正叹了口气:“我们再看看吧,要不了多久,就是放榜的日子了。”他想事情并不如赵启那么简单,骆寻瑶虽然需要注意,但明显明德帝和齐文宇的心思更为重要。

李正暗地里想了多少事情,明德帝并不知晓,虽然很想动一动李正,但他现在却把心力都花了科举的事情上。

前朝虽然有了科举,但是科举不仅被世家大族所包揽,徇私舞弊的事情也非常常见,所以到了齐朝以后,明德帝也就做过几项改革,比如说如今那些举人的卷子都要遮盖了姓名,然后由礼部专门的人员抄录以后再拿给考官,让考官对学子的信息无从知晓。

这么做,很大程度上杜绝了作弊,同时,即便是考官,在评出了卷子优劣以后,往往也不知道自己看好的人是谁。

第一个知道这些中了进士的人是谁的人,其实是明德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