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 (第1/4页)

袋里或许藏有什么好办法。唐恩也不想一事无成的回到祖国,同样,他也想见见神奇的安德鲁将军。一念之下,就答应了国民公会议员的邀请,两人结伴来到旺代。

“如果,法国政府无条件提供了武器弹药、金钱援助、人员训练甚至武装干涉等等一切爱尔兰人所需要的东西,你们如何去赢得独立?”安德鲁望着教授,随意的说道,似乎他所说的任何事物轻而易举就能办到。

“那我可以即刻号召所有爱尔兰的爱国青年发动武装起义,用武力将英国人从自己的国土上赶回英国本土。”唐恩显然很兴奋,他非常感谢安德鲁将军能有如此的想法,只是希望想法能立刻转化为现实的举动。

教授明白眼前的山岳将军在法国军队里如日中天的地位,还有他岳父巴拉斯委员在巴黎的政治影响,若能得到他们的帮助,爱尔兰人的复国愿望将会大大增强。一想到这里,他那原本颓废的神情随即显现为红润的面容。

但安德鲁却在心中暗叹一声,停顿了半响之后,才说道:“恕我直言,教授!你所说这些只是理想,理想而已,在现实中不可能成功。”

听出了安德鲁那略代讥讽的言辞,唐恩的表情有些不悦,他极其反感他人“污蔑”自己领导的独立运动,只是出于礼貌,涵养不错的他并没有现场拂袖而去。

“请别生气,教授,我个人的习惯就是事先把困难因素想象得多些,最好是到无以复加的境界,其间再考虑加以如何规避,这样才能减少日后更大的损失,获取更多的胜利。未胜言败,这是老祖宗们留给我的教诲。”安德鲁毫不介意,耐心地解释着。

“抱歉,将军,是我失态了,请继续,唐恩洗耳供听。”唐恩摆脱了先前的尴尬,端坐起来,热切地望着年轻的将军,希望他能积极地帮助自己,帮助爱尔兰。

“教授所领导的复国斗争的确代表着广大爱尔兰民众的心声,一旦起事,本人毫不怀疑将会有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投入到革命阵营中,但他们大多属于血气方刚,因为缺乏武器弹药与正规军的训练,但凭借一时之勇,在敌人的援军到达之前或许能让英国总督下海,可以后呢?英国人还是能借助船坚炮利打回来,其结局是新一轮的大屠杀。

我看过教授撰写的爱尔兰独立宣言,字里行间里,我能读出你十分推崇北美独立战争模式,但直言不讳地说,本人并不赞赏以北美殖民地反英斗争的方式套同到爱尔兰,去获得你们的独立。原因很简单,主要有四点:

其一,北美殖民地的军事领导者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得益于他们早年加入过英军,受到其良好的军事训练,而且为防备法国、西班牙以及印地安人的袭扰,英国人还默许北美殖民地13州的人民公开使用武器。因此,华盛顿将军不需要任何训练就能组建一支不逊于英国人的正规军;可惜爱尔兰不拥有这些条件,领导者缺乏军事指挥能力,日后的士兵都是些没接受过正规训练的普通百姓,武器弹药上更无法大量获得,唯一的可能是在战场上是用更多的人命交换。

其二,北美殖民地距离英国本土遥远,情报传递很不及时,增援部队不可能早发夕至,等到他们抵达战场时,形式已发生重大转折;爱尔兰并不具备这种优势,从苏格兰上船横渡海峡到爱尔兰登陆,只需要十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坐在白金汉宫的大英帝国的统治者有着充裕时间考虑,考虑如何积极有效的镇压爱尔兰独立起义。

其三,北美殖民地拥有广袤的原野以及地形复杂的山区沼泽,即使是经历无数次战斗失败,华盛顿将军也能领导大陆军从容不迫地实施战略转移,利用游击队袭扰英军,自己则寻找时机在运动中消灭敌人;可在爱尔兰,从贝尔法斯特到科克,南北长度仅有300英里不到,东西两端150英里,且地理位置大多为平原,丘陵,缺乏真正的山区,难以实施有效的游击战术。

其四,北美殖民地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当时英国的内外交政策,对内搞得人民怨声载道,对外已让欧洲各国人神共愤,法国、西班牙、荷兰等国纷纷落井下石,支援北美殖民地的抗英斗争以示报复;却在如今,哪个欧洲的君主与贵族没有接受英国人援助,即使在法国,这类人也并不少见,要获得独立的爱尔兰人民很难获得欧洲大陆的支持,美国人同样是有心无力。

其五,这一点是特别需要强调的,爱尔兰境内的天主教教士与上层贵族虽然同情你所领导复国运动,但那他们反感英国人横征暴敛,仅仅是有限的同情。起义爆发后,更多的情况会促使英国人采取分化手段,改变某些态度去收买与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