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 (第1/4页)

海战后的大饥荒情景在葡萄牙各地上演,安德鲁采取某类战时计划的经济政策,颁布并实施了这道指令。

政令的颁布妥善解决了战争可能出现的灾荒,军政当局将海外运来的大批粮食,以平价或是低价卖给市民,甚至是以工代酬赊给贫民或农民。商人们由此能获得贸易利润,贵族们不担心有灾民冲击自己庄园闹事。市民或农民有廉价的粮食养家糊口。但这种粮食地获得是由极大代价的,那必须是成为安德鲁的忠实顺民,而且免费粮食仅定量供给12岁以下孩童,孩子们在军政当局指定的若干区域进食一日三餐,所能带回家的唯有一个充当点心的苹果而已,即便是他们的贫困父母同样需要各式劳动来赚取自己生活所需,因为来自西班牙的摄政王很不喜欢不劳而获的无产者。

对此,市民们对于这位新来的征服者抱有极其复杂地心态,憎恨,厌恶。敬畏,感激相互交织在一起。他用武力剥夺了葡萄牙王国独立。自主与尊严,当然有了憎恨和厌恶的理由;同时,安德鲁的怀柔政策与铁血手腕令所有人心存感激,充满敬畏。这位摄政王感觉是矛盾的混合体,时而成为善良天使,时而却是地狱恶魔。对于波尔图的居民而言。他们记得不久前,发生在安德鲁身上的两件事情。

9月17日,由于想为自己缓解未能全歼英国远征军的烦闷情绪,安德鲁随下令全军在波尔图广场上举行盛大阅兵仪式,以庆祝自己完成对葡萄牙的占领。可就当安德鲁得意洋洋地从一个街道穿出,准备进入开阔广场时,一件意外事情发生了。在重重护卫下,居然有个烂西红柿扔了过来,而且正好砸中征服者的额头。很快,宪兵队从旁观的人群中揪出肇事者。发现却是名5岁左右衣衫褴褛的小女孩。

“为何行刺我!一看到对方只是个未懂事的孩子,安德鲁先前的恼怒消去大半,但仍显露出异常气愤的样子。而“行刺”一词也让围观市民听得心惊胆寒,生怕黄皮肤恶魔借此处死可怜的孩子并迁怒到他们头上,但出于恐惧没有一人敢上前为女孩辩解。

“因为我的弟弟三天没能吃上面包!”小女孩摆拖宪兵的拽拉。理直气壮地回答道。她那气嘟嘟的嘴唇,红扑扑的脸颊,还插起一双小手于腰间,显得十分可爱。

“哦,你的父母呢?”

“早死了!”

“如果我让你和你的弟弟,以及你地小伙伴们吃上面包。还有肉汤。你可不可以不再往我头上仍烂西红柿?”安德鲁微笑着示意侍卫们从附近面包坊买来一些食物,并亲自交给小女孩。

“现在不会。但以后仍没吃的了,我还是会来。因为我还很小,不能做工来养活弟弟。”小女孩毫不客气的接过面包与肉干,一本正经的“警告”着征服者。

听到这番对话的护卫队们个个显现出异样的表情,他们涨红了脸似乎再也忍受不住,纷纷趁着转头之际猛咳一阵;市民们同样不再担忧小女孩安危,开始放松心情看起热闹起来,他们感觉到这个东方人并不是传说中那么面目可憎。

只是安德鲁依然保持着绅士风度,叫人找来小女孩的3岁弟弟,还有10多个属于街边流浪地小家伙。安德鲁先是命令暂缓阅兵仪式,让孩子们跑到面包坊自由饱餐一顿,自己站在一旁结帐;接着让副官即刻建立一个收容所,专门收集城内的小流浪们,给他们充足食物与受教育机会;到最后,他甚至带着20多个刚刚换上新衣服地流浪汉,一同登上阅兵台,以向世人表示自己的恩宠。

但相对于那些真正的阴谋份子,安德鲁可没那类好脾气,他一贯做法便是决不宽恕,毫不留情。曾有一回,两名西班牙士兵遭遇谋杀,数名阴谋者逃到波尔图市郊的集镇里,依然被紧追不舍的宪兵队团团包围。因为凶手被都居民们很好的保护起来,宪兵队数次入镇搜查都未找到。安德鲁随即下令,围困该镇禁止任何人出入,并切断镇上居民的食物与水源供给,直到居民们主动交出凶手为止。五天后,走投无路的6名凶手出镇举手投降,接着全部被绞死在镇中央广场上,按照安德鲁的要求,所有人犯尸体保持原状1个月以作警世,不得下土安葬,否则便将屠镇。

下午4点当东南信风刮起的时候。港口上驶来数辆四轮马车,马车四周都有大批身穿绿色制服的宪兵队严密保护。车上走下一群人,正在港口装卸货物的葡萄牙工从人远远望见那个一身戎装的东方人就是波尔图,以至于整个葡萄牙王国地新主人,西班牙摄政王安德鲁,他正与一位法国贵族模样的中年人,那个簇着拐杖,走来很不稳当的瘸子,热情的做着依依话别。

“伯爵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