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了一会儿铁器上的铭文,继续解释道,“铭文上说这铁器藏着的就是落天陨。”

“落天陨就是陨石吧。”赵秦九十分喜欢西楚霸王项羽这个人,对他的传说相对而言知道的要多些,于是,便把自己知道的传说典故也说了出来,“传说,项羽在揭竿而起之前,天降祥瑞,他所在的会稽郡曾有陨石降临,后项梁拿着这些陨石秘密找到当地有名的铸造师,经过九天九夜才锻造出项羽手中那把百兵之霸——虎头盘龙戟。当然,那个时候的古人十分迷信,于是,项梁借虎头盘龙戟大肆渲染,鼓说项羽是帝星转世,他可以帮助老百姓们渡过劫难,而且这些全都是顺乎天意,不用害怕上天的惩罚,那些半信半疑的老百姓,也就顺理成章地跟着项家叔侄反起风雨飘摇的大秦来了。”

赵秦九心想,看来这传说还真不全都是假的,虽然市面上的传说和铭文上的落天陨出处不太一样,但至少在有落天陨这件事上算是达成了共识,既然“铁器”上的铭文也说项家有祖传珍宝落天陨,那就算是人证物证俱全了。这也算是有了一个比较明朗化的结果,至少在法庭上法官会很好宣判这件案子。

“如果我猜的没错,楚霸王项羽手中那把用落天陨锻造了九天九夜的巨型虎头盘龙戟,并不是项家祖传落天陨,那是出自他起兵前落在会稽郡境内的陨石,而项家那枚祖传的落天陨就应该在这个铁器内才是。”赵秦九总结道。

此时,诸葛楚才眼中大放光彩,他知道在那个迷信和实力同等重要的时代,一个莫须有的迷信足以让一个有实力的凡人成为万人敬仰的王侯将相,但水能载舟亦能灭舟,同一个迷信,也可以让一个高高在上的帝王在瞬间变得一无所有。

2

诸葛楚才激动地指着铭文,继续说道:“没错。这是有人和西楚霸王开了个偷梁换柱的天大玩笑啊”

“害人的传说,一个陨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真是可悲。”赵秦九说道。

“教授,这明明就是青铜器,你们为什么叫它铁器?”见两人说得风生水起,又想到这两人指鹿为马的说法,徐国峰差点儿就要将“睁眼说瞎话”这个词用上了。

其实,从诸葛楚才第一次将青铜器叫成铁器后,赵秦九就开始怀疑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其他含义。不过,他感觉提出这个疑问自己会下不来台,所以一直忍着没问,等到徐国峰说出口后,他竟然不知所云地笑了起来,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

“铭文上说这叫神兵铁器。我不叫它青铜器,也是对的。”解释完这个问题后,诸葛楚才从赵秦九手中接过电筒,灯光近距离照在铁器的表面,诸葛楚才忽然皱着眉头,说道,“这下麻烦大了,像是伏羲神锁……唉,开一般锁具我还能凑合,开这种上古流传下来的奇特锁具,我可就不在行了。”

赵秦九终究还是没笑出声来,当他听到伏羲神锁这个词后,脸色顿时阴暗起来,心跳也跟着加剧,他问道:“教授,你说的是伏羲神锁吗?”

“对呀,这伏羲神锁可不简单,据说是根据两仪、四象、八卦设计而成的,我以前也只是饭后聊天时听所里的老人们提过一点儿,当时以为这辈子是见不着如此精密的好东西了。哎,秦九,你爷爷和你爸可都是开锁的绝顶行家,你不可能差哪里去的,想想,有没有什么法子?”诸葛楚才后反应似的想到了赵秦九的背景,抬头刚想继续说话,却发现赵秦九正对着盒面发愣,到嘴的话又咽回了肚子里。

“教授,让我试试吧。”赵秦九说道。

“哎,哎,好,你来,你来……”诸葛楚才忙起身,让赵秦九来摆弄眼前这个据说已经失传两千多年的神奇锁具,站到一边后,诸葛楚才又补充了一句,“秦九,悠着点儿,听说伏羲神锁安装了自毁装置,你只有一次机会,如果没有十足把握,就先不要轻举妄动。”

正如诸葛楚才所说,父亲虽然不太愿意教他考古方面的知识,但打小就传授他一手精绝的开锁手艺。在和父亲相处的那段日子里,他见识了许多常人连听都没听过的锁具,这些年来他没有荒废这门手艺,仔细算算,在国内的少壮派里,他也算是开锁技艺数一数二的人物了。

至于伏羲神锁,赵秦九更是喜出望外,这种锁具决定算得上是全世界最古老,也是最难开的锁,巧在赵中原曾经和他专门花时间一起研究过这种锁的特性。虽然赵秦九当时主要是学习和观摩,很少有动手的机会,但他天资聪慧,至今也没有忘记父亲开锁时的每一个步骤。

赵秦九微微一笑,也不说话,蹲下后就开始研究伏羲神锁,只见盒子表面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