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这老者一上来便通姓报名,对我实在是太过客气了,弄得我也不好意思不自报家门,于是我只好道:〃我复姓夏侯,单名一个惇字。〃说完了又觉得似有不足,心想夏侯惇这名字是有些蛮横了,便进一步解释道:〃我爷爷生前喜读三国,这名字是他取的。〃

老先生点点头,不说话,看来是在等我回答他儿子的事情。

我道:〃这,这达仁……〃

我在想该怎么跟这位老先生说,直说吗?好像有点儿不妥,可要是不直说的话,一时半会儿我也编不出更好的理由。

那老先生见我犹豫,又道:〃朋友不必在意,有什么话但说不妨。〃

我心想这可是你让我说的,于是也不再犹豫,从头到尾,原原本本地把我们这几天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这期间那老先生一言不发,等听到我已经把他儿子的尸体送回来的时候,便立刻站了起来,道:〃朋友,我先去看看犬子。〃

我连忙道,〃应该应该。〃

李老先生快步走出去,我也跟着走出去。到了牛车边上,李老先生三下五除二就已经把蛇皮袋子解开,我却看得吃了一惊,因为这袋子上系的可是水手结,要是碰上不明就理的人,那是累死也解不开的。但这李老先生几下便解开了,看来手上的功夫不一般。

解开之后,李老先生也不看儿子的脸,却伸手要摸其右手腕,我一看赶紧伸手阻拦,怕罗锅李身上还有剧毒,再伤了李老先生。

李老先生拍拍额头,道:〃对对,一时情急,差点儿忘了。〃

于是他不再摸罗锅李的手腕,而是隔着袖子掀开罗锅李的领子,这时候我也看到了,那罗锅李的脖子上用红线拴着一块玉配。

看到这里李老先生再无怀疑,转身就要向我跪下,还好我眼疾手快,急忙拉住他,只听他道:〃朋友送犬子回家之恩,没齿不忘。〃

我赶紧道:〃老先生不用客气,这不过是举手之劳。〃

老先生点点头,便叫下人戴上手套,把罗锅李的尸体抬进去,随即招呼我进内堂一叙。

我心想胖子还在医院呢,我答应他快去快回,既然现在任务已经完成了,那可不能再耽搁了。于是我道:〃老先生好意,但我实在还有紧要的事情在身,不能多耽搁了。〃

老先生道:〃也不急在这一时,且随我来吧。〃

我一想,可能是这老先生有什么话要说,我去看看也好,说不定对我和胖子有什么帮助也未可知。

这时却听那赶车的汉子在后面喊了一声:〃兄弟!〃

我回头看他,他道:〃既然人已经送到,那我就先走一步了。〃

我赶紧走过去,道了声谢,便想掏钱给他,但被那汉子一把推开,他道:〃这种东西不在我的眼中。〃

我一想也是,只好把钱收起来,道:〃还不知道大哥尊姓大名?〃

那汉子哈哈大笑,道:〃问姓名有什么用?有缘便当相见,无缘问名字又有何用?〃

我道了一声,〃是。〃心想再说下去也只能显得我不够爽快。

那汉子告别完毕,也不说再见,转身跳上牛车,〃驾驾〃地喊了几声,远去了。

看到那汉子逐渐远去的影子,我竟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李老先生问道:〃那是什么人?你朋友吗?〃

我自言自语地道:〃一个高人。〃

李老先生也不再问,转身领着我进了内堂。

到了内堂,我一看,里面竟也有一个架子,上面同样摆满了古董,看上去似乎比刚才堂屋的还要更好一些。我不禁猜想,这李老先生到底是什么人?又是什么来头?

李老先生让我稍坐片刻,他则搬了一个凳子,站到古董架子的前面,在最上面的抽屉里取下了一个木盒,木盒好像原来是古铜色,但因为年代久远,现在有些漆脱落了,不过看上去更觉古色古香。

李老先生打开盒子,从里面拿出一本书递到我手里。

我小心地用双手接过来,一看之下更是惊奇不已。

书皮整个是墨蓝色的,拿在手中感觉柔软而且光滑,竟似薄莎一般。即使是个对这些东西一窍不通的人,一看之下也知道必不是近代的东西。而更令人吃惊的是封皮的右面,用篆书写的那一行字……〃秘藏通玄变化六阴洞微遁甲真经〃。这应该是一本有关风水奇门之类的书,这李老先生怎么会有这么一本书?难道,难道这李老先生竟也是个摸金校尉不成?

这时那老先生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