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部分 (第1/4页)

刘思远忙道:“感谢姜市长,感谢市委领导……不过。如果能和熟悉的同志搭班,相信会事半功倍……”

姜东来已经大概猜到了了这小子的目的,不过想想他的表现,无论是欢乐谷项目还是旅游开发区事宜,都算是对得起自己了。适当帮一把还是要的,不然让手下以后如何跟着他干革命?于是他淡淡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具体有什么人选可以告诉我一下……”

刘思远一咬牙,昧着良心道:“我们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小园同志我看就很不错,他有着和港台同胞沟通的经验,对经济建设和港台投资也绝非外行,完全可以胜任常务副区长一职……”

姜东来点点头道:“好,我知道了……”他顿了顿,随后道:“不过思远,我要提一点,做工作要沉得下心,你还年轻,将来还会承担更重的担子,也会和很多新同志搭班子,要学会团结所有同志明白嘛?”

刘思远知道,姜东来意思就是这次可以帮他,但是可别养成习惯了,而且似乎也的确有些关心他的成长,在适当的提点他。

所以刘思远忙恭敬道:“多谢姜市长的提醒,我明白了,以后一定团结好身边的同志……”

姜东来满意的点点头道:“嗯,思远总体来说还是个非常优秀的年轻干部,我很看好的成长,可别让我失望了。”

第二天刘思远一早去了市委,第一次要面对自己秘书的父亲,汉江市委的第三号人物,他多少还是有些紧张的。

昨天他通过杨楚锋才约到了杨春华书记,估计后者多少也是看在自己儿子份上才见他。

杨春华书记工作似乎很忙,让他在秘书办公室斯那里足足等了半个多小时,才挨到见面。

不过杨春华开口第一句就是:“楚锋这些日子以来,承蒙思远照顾了,我注意到最近他进步很大,对此我很也深感欣慰,相信这都是你刘区长的功劳啊。”

这一番话一下子就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刘思远忙顺着道:“楚锋工作进步的确很大,不过我想这和他自身努力要求上进是分不开的,我最近也在适当给他加点担子……”

杨春华点点头,显然他是对自己儿子最近忙什么是一清二楚的,他沉声道:“一些国企在这些年来的激烈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如何善后成为了我们这一代干部必须面对的一个大难题,思远提出的从长远来解决工人生存问题的思路,我非常赞赏!”

听得出,他言语中对刘思远给他儿子安排的工作相当的满意,要知道那个工作既需要方方面面沟通,但考虑到他区长秘书身份又不是太困难,还能舀到重要政绩,安排得相当用心和贴心啊。

两人又聊了会,主要是刘思远将自己最近的思想工作整理了一遍并且汇报给了杨书记,后者分管党群建设,所以汇报思想工作比较得体。

果不其然,杨春华也适当的就刘思远同志的思想境界发表了些评论,不过总得来说勉励为主。

随后刘思远在最后终于切入了正题道:“杨书记,我对我们杨小园部长的工作很满意啊,如果有可能我向您建议,可以适当的给他加加担子,比如由他担任政府工作我看就很合适嘛……”

说完他有些紧张得看着杨春华,要知道他和萧雨涵的计划里,他杨书记是关键中的关键啊,他得态度相当重要!

第四百七十五章 曙光

虽然刘思远说的很含蓄,只是说建议杨小园同志来政府工作。

但是考虑到杨小园已经是区委常委,如果来区政府工作也不可能升迁到区长把某人自己顶掉,所以只能是担任常务副区长,所以以杨春华的政治素养,自然一听就明白了刘思远的目的。

在等待杨春华回答的时候,刘思远也有些紧张,他的支持比其他常委要重要多,因为对其他常委来说,不过就是卖他个人情,举个手而已,但是根据刘思远计划,杨书记可是带头大哥,要直接挑战邱市长的权威的,当然话说回来,其他常委也没这资格,也只有他杨书记来挑这个‘重担’。

杨春华闭着眼睛,沉思了很久,回想到自己过去担任汉江市委副书记这第一个年头,他自认为自己的表现可以说是及格的,成功地在一二把手之间起到了调和缓冲的作用,省委领导对他评价也很高。

但是另一方面,及格也意味着还不够好,官场上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今他作为副省级城市的副书记,几乎可以说是距离副部级最近的正厅位置了,但是重要这一步能否跨出,需要的可远远不止一句表现合格,也就是说60分可远远不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