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页)

稽、临海之间来求田问舍,是因为新都近旁既无空虚

之地,京口晋陵一带又为北来次等士族所占有,至若

吴郡、义兴、吴兴等郡,都是吴入势力强盛的地方,不

可插人。故惟有渡过钱塘江,至吴人士族力量较弱的

会稽郡,转而东进,求经济之发展。

中层阶级或次等士族。此等人多来自江淮以北,

人数较当时避难南来的上下两层社会阶级为多,但在

政治文化上不占高等地位。他们既不能亦不必居住在 长江南岸新立的首都建康及其近旁,又不便或不易插

人江左文化士族所聚居的吴郡治所及其近旁。而为了 保全自己,他们却不得不择一距新邦首都不甚远,且 又在长江南岸较为安全的地方居住下来。地广人稀的 京口晋屐近旁一带,恰中其选。

据《元和郡县图志》二五《江南道一》润州丹阳县 条云:

〃新丰钠在县东北三十里,晋元帝大兴四年,晋陵内 史张阇所立。旧晋陵地广人稀,且少陂渠,田多恶秽。阈 创湖,成概灌之利。初以劳役免宫,后追纪其功,超为大

司农。〃

《宋书》三五《州郡志一》南徐州刺史条略云:

〃晋永嘉大乱,幽、冀、青、并、兖州及徐州之淮北流

民,相率过淮,亦有过江在晋陵郡界者。晋成帝咸和四

年,司空弒鉴又徙流民之在淮南者于晋睃诸县,其徙过 江南及留在江北者,并立侨郡县以司牧之。故南徐州备 有徐、兖、幽、冀、青、并、扬七州郡邑。户七万二千四百七 十二,口四十二万六百四十。晋陵太守领户一万五千三 百八十二, 口八万一百一十三。〃

《元和郡县图志》明言〃旧晋陵地广人稀〃,这正是江淮 以北次等士族理想的避难处所。张阇于大兴四年在晋 陵修起新丰湖,给了江淮以北的流人在这一地域创建 家园以便利的条件。后来这个区域发展繁盛起来,所 依赖的正是此种流民的力量。

居住在晋陵郡的流民为当时具有战斗力的集团。 换言之,即江左北人的武力集团。后来击败苻坚及创 建宋、齐、梁三朝的霸业的,都是此集团的子孙。这可 从以下史料得到证明。

《世说新语,捷悟类》〃鄱司空在北府,桓宣武恶 其居兵权〃条刘注弓I《南徐州记》云:

〃徐州人多劲悍,号精兵,故桓温常曰京口酒可 饮,箕可用,兵可使/〃

《晋书》八四《刘牢之传》略云:

〃刘牢之,彭城人也。曾祖義,以善射事武帝,历北 地、雁门太守。父建,有武千,为征虏将军。世以壮勇称。 牢之面紫赤色,须目惊人,而沉毅多计划。太元初,谢玄

北镇广陵,时苻坚方盛,玄多募劲勇,牢之与东海何谦、 琅邪诸葛侃、乐安螅�狻⒍�搅豕臁⑽骱犹锫寮敖�晁镂蕖≈盏纫灶竺陀ρ P�岳沃��尉��炀�裎�胺妫�僬健“偈ぃ�盼�备��',敌人畏之。〃

刘牢之等都是住在京口《北府)的江淮以北的流民或 其子孙。谢玄建立的〃北府兵〃;便是由此种流民组成。 刘牢之等是主要将领。淝水之战,击败苻坚,北府兵功

勋卓著。

又《宋书》一《武帝纪》略云:

〃高祖武皇帝讳裕,小名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曾 祖)混始过江,居晋陵郡丹徒县之京口里。《高祖)乃与 (东海何)无忌同船共还,建兴复之计。于是与弟道规、沛 郡刘毅、平昌孟昶、任城魏咏之、螅�介钙局�⒗判爸罡稹〕っ瘛⑻��踉�隆⒙の餍翍�恕⒍�竿�裰��⑼�濉∧薄!�

《魏书》九八《岛夷萧道成传》略云:

〃岛夷萧道成,晋陵武进楚也。〃 同书同卷《岛夷萧衍传》略云:

〃岛夷萧衍,亦晋陵武进楚也。〃

然则,宋、齐、梁三朝的建立者都是住在晋陵郡的江淮 以北流民的子孙。宋武帝刘裕是北府兵的将领,以打 倒桓玄起家。他所依靠的力量正是北府兵。齐高帝萧

道成和梁武帝萧衍原籍为东诲郡兰陵县,萧道成的高 担萧整始〃过江居晋陵武进县之东城里,寓居江左者, 皆侨置本土,加以南名,于是为南兰陵兰陵人〃。(《南 齐书》一《高帝纪上箫衍为南兰陵中都里人,其父萧 顺之为萧道成的族弟。刘裕、萧道成、萧衍的先后称 帝,表示晋朝由中州一流文化士族所独占的皇权,到 南朝转人了次等士族即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