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 (第1/2页)

牛�腥绱嗣髦樵谇埃�菹潞涡敕衬漳兀俊�

“李大人认识我?”许敬宗有点儿摸不着头脑,照理他说的那话本就是挑拨我来着,我不跟他辩解也就算了,怎么就又开始卖人情给他了?

“徐大人说笑了,对于您,我可是知之甚详,徐大人字延族,杭州新城人士,前隋大业年间,举为秀才。授淮阳郡司法书佐,不久入谒者台,奏通事舍人事。后因前隋无道,徐大人家惨遭恶贼宇文化及加害,许大人一怒之下,与上了瓦岗山,做了李密属下,为元帅府记事,但李密事败,许大人良禽择主,投了陛下,深受陛下赏识,召为文学馆学士,贞观八年,做了著作郎,兼修国史。积九年之功,完成《贞观、武德实录》,因功封高阳县男,权检校黄门侍郎。十九年,随陛下东征高句丽,功成而返。”我笑着冲许敬宗道:“许大人,我说的可有差错?”

不单单是许敬宗,很多人都傻眼。

李大帝皱皱眉头道:“乐休何以对延族如此了解?”

呃……完了,有点儿火上头,忘了把握分寸了,得找个理由解释解释。

“启禀陛下,微臣曾读过许大人编修的国史,甚为仰慕,所以打听了一下。”我拱拱手道:“没想到如今得遇真人,当真是幸甚,幸甚”

“哈哈,原来如此,乐休博闻强识,我等素来叹服,今日可见一斑啊”长孙无忌一张胖脸笑眯眯的,不断冲我点头,开口给话接过去了。

嘿嘿……我到忘了,许敬宗、李义府向来跟老长孙不对路,李大帝手里时,老长孙权大势大,俩人就没抬头的机会到了李治手里,李治为了遏制老长孙的势力,启用许敬宗、李义府,那可是闹腾了一段儿的。最后老长孙之所以倒台,跟这俩人可是有大大的关系的。虽然不知道老长孙为啥看这俩人不顺眼,但从目前情况看,老长孙可是把我看成是他圈子里的人,开口帮我,那岂不是顺理成章?

我微微一笑,没说话。私底下是私底下,面子上我还得跟老长孙保持距离。这可是规矩

老长孙一笑,眼睛就是一条缝,你还真别想看出什么来

“陛下与乐休说话,你是什么身份?也敢插嘴?”老长孙正眼都没看许敬宗,淡淡问道。

“卑职一时情急,有失言失仪之罪,往陛下恕罪。”许敬宗什么人,怎么可能被老长孙抓住把柄?直接向李大帝赔罪了。

李大帝挥挥手道:“算了,延族是我叫来的,今日本就是议事,稍有争执,在所难免。”

算了就算了,大家不过摆摆立场,要闹自然不会傻到当了李大帝的面儿闹。

“乐休,你真的不肯为朕分忧?”李大帝直接问道。

“为陛下分忧,乃我等臣子的责任,岂敢推脱”我立马大义凌然、一身正气的回答道:“如果陛下真的认为微臣材堪所用,臣斗胆自请一个职位”

“哦?”李大帝笑了:“乐休看中了什么职位,但说无妨”

“褚遂良大人担任御史大夫多年,为人做事,有目共睹。臣建议陛下,酌情提拔褚大人为御史中丞。”我正色道:“至于空出来的御史大夫之职,若陛下不嫌微臣才疏学浅,臣愿毛遂自荐”

御史大夫这位子不错,没实权,但直通殿前,属于专门找茬儿的职位。看哪个官员不顺眼,那就能弹劾那个官员。最妙的就是什么理由都行哪怕说人家长的丑,有碍观瞻都行。嘿嘿,我喜欢

李大帝似乎没想到我看上这个职位了,愣了愣道:“御史大夫只有从三品,已目前你正二品的官职而言,这岂不成了降职?”

这属于没理由找理由,散官跟实职之间的差异是个人都懂,李大帝这是忽悠我呢

“这个倒也不难”一直做了一边儿装佛爷的房玄龄说话了,老头儿笑眯眯的道:“陛下可赐金牌宝剑给乐休,一品大员以下,若有违法乱纪之嫌的,乐休有不奏直查之权,只要查有实证,二品以下官员,乐休有先斩后奏之权,相信以乐休破案的手段,定然不会差池的。这样,应该不会有降职之嫌了”

“这法子好”长孙无忌抚掌笑道:“我附议”

呃……,这俩老头真讨厌,这下我这权利大的能红了多少人的眼

李大帝略一沉吟,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了”

“陛下圣明”一屋子人都行礼。

我愁眉苦脸的跟着行礼,得,又挖一坑自己跳了

李大帝点点头道:“今日议事到此,散了吧。乐休留下,跟朕去趟上河苑。皇后已经念叨你不少日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