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事也是没辙,我家里也是上有老、下有小啊……

胖厨子在人们的谩骂声中,灰溜溜地走了。

这时候,已经开始有人冲进了伪军的营院,把那些丢了一地的枪,一把火点了。

杨铁汉转身往回走去。刚开始,他还是走,后来看到许多人在跑,他也跑了起来。他一口气跑回到杂货铺,看见彩凤正在卸门板。他跑过去,把肩上的磨刀家什扔到地上,气喘吁吁地说:彩凤,日本人投降了。

铁汉你说啥?彩凤不相信的问。

日本人投降了。杨铁汉怕她不相信,又说:我刚从日本人的兵营里回来,是真的!

彩凤手里的门板,“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嘴里喃喃着:日本人投降了,日本人终于完蛋了。

彩凤说这些时,眼泪也随之流了出来,她突然坐在了地上,抱住头,仰天大喊:大河,你看到了吗?日本人投降了。

这时的彩凤,从默然地流泪一下子变成了号啕大哭。不明真相的孩子们听到彩凤的哭声,一起跑了过来,看到妈妈这个样子,他们也跟着大哭起来。

杨铁汉看着眼前的景象,也流下了热泪。

接下来的两天,城里就发生了许多大事。先是国民党部队开进了城里,他们接管了日本兵营,将青天白日旗高高地插在了房顶上,满大街走动的都是国民党的士兵。后来,八路军也赶到了城里,小小的县城一时间进驻了这么多的队伍,顿时显得热闹却又有些乱套。

杨铁汉知道日本人投降后,他就赶回到了布衣巷十八号。他把门窗大张旗鼓地打开,等着组织派人前来接头。他又一次把那封信从地砖下取出来,小心地看了又看,然后,他把信捧在胸前,喃喃地对自己说:这回就能找到组织了。

可一连几天过去,仍没有人来找他接头,直到听说八路军的队伍进城了,他才从布衣巷十八号走出去。既然八路军进城了,他就一定能见到县大队,通过县大队也就一定能找到组织。

八路军进城后,杨铁汉打听到这是八路军冀中独立团,团长姓武。在县大队的时候,他就听说过冀中独立团,这是八路军的正规部队,打了许多大仗和胜仗,日本人当初最怕的就是独立团了。

当他找到独立团时,武团长接待了他。武团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战争的历练让武团长身上有一股军人的英武之气。他一看到武团长,就想到了肖大队长,肖大队长也是这种气势。他向武团长打听县大队的情况,武团长告诉他,县大队已经和独立团合并了,现在是正规部队。他说出刘政委的名字时,武团长怔了好一会儿才说:你说的是县大队的刘旺财政委?

他肯定地点点头。

武团长有些伤感地告诉他,刘政委已经牺牲了。

他一口气又说出几个县大队战友的名字时,武团长似乎有些想不起来,他让通信员拿出了一本烈士花名册。在这本花名册里,他看到了许多熟悉的名字,这才意识到,那些昔日的战友们都已经不在了。

县大队在与独立团合并前,曾和敌人打了一场恶战,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十几个人突围。肖大队长牺牲了,刘政委身负重伤,不久也牺牲了。后来,那十几个人就被收编到独立团,此时,那十几个战友的名字赫然写在独立团阵亡士兵的花名册里。也就是说,昔日的县大队已经不复存在了。

他不知自己是如何离开独立团的,直到走进杂货铺,看到彩凤和孩子们,他再也抑制不住地哀号起来。他一边痛哭,一边撕心裂肺地喊着:都不在了,他们都不在了,就剩下我一个了……

彩凤和孩子们一脸惊诧地望着他。

半晌过后,他清醒了过来,想到那封还没有送出去的信,和眼前的孩子们时,他用力擦干了眼泪。他坚信,迟早有一天,组织会派人来找他的。

15。舍身成仁

国民党的部队和八路军的独立团同时开进县城,让小小的县城着实热闹了一阵子。

杨铁汉知道,国民党是八路军的友军,现在是两支队伍同时进了城,但未来的局面何去何从,他的心里也没个底。在县大队的时候,他们也曾和国民党友军合作过几次战斗,那时,他就感觉到,国民党的部队为保存自己的实力,并没有真心抗日,只是虚晃一枪,转身就跑。现在,日本人投降了,国民党又大摇大摆地开进城里,开始接收日本人的投降。八路军独立团则只接收伪军的投降,说伪军投降有些夸张,事实上,还没等八路军进城,伪军早就跑的跑,逃的逃了,只剩下一个空空的营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