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1/4页)

宫。有十名谒者持戟守卫端门,喝问:“天子还在,你是什么人要进去?”代王叫过太尉,让太尉去向他们说明,这十个谒者就都放下兵器离去了。代王于是进入内廷执掌朝政。当天夜里,主管部门的官员分头到梁王、淮阳王、常山王和少帝的住处把他们杀死。

代王被立为天子,在位二十三年去世,谥号是孝文皇帝。

太史公说:孝惠皇帝和吕后在位的时候,百姓得以脱离战国时期的苦难,君臣都想通过无为而治来休养生息,所以惠帝垂衣拱手,安闲无为,吕后以女主身份代行皇帝职权,施政不出门户,天下却也安然无事。刑罪很少使用,犯罪的人也很少。百姓专心从事农耕,衣食富足起来了。

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①,生孝惠帝、女鲁元太后。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②,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③,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④,赖大臣争之⑤,及留侯策⑥,太子得毋废。

①微时:贫贱的时候。妃:配偶。②类:像。③希:同“稀”,少。④儿(jī,机):几乎,差点儿。⑤赖:靠,依靠。争:同“诤”,谏诤,规劝。⑥留侯策:张良的计策。吕后命其兄吕泽强要张良出谋划策保住太子,张良说:有四位老者,高祖招而不能致,若令太子卑辞安车以请,宜来。后来四位老者果真帮助太子保住了太子的地位。详见《留侯世家》。

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①。吕后兄二人,皆为将。长兄周吕侯死事②,封其子吕台为郦侯,子产为交侯;次兄吕释之为建成侯。

①所诛大臣:指韩信、黥布、彭越等被杀。事见《淮阴侯列传》、《黥布列传》、《彭越列传》。②死事:死于战争。

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崩长乐宫①,太子袭号为帝。是时高祖八子:长男肥,孝惠兄也,异母,肥为齐王;余皆孝惠弟,戚姬子如意为赵王,薄夫人子恒为代王,诸姬子子恢为梁王,子友为淮阳王,子长为淮南王,子建为燕王。高祖弟交为楚王,兄子濞为吴王。非刘氏功臣番君吴芮子臣为长沙王。

①崩:古代帝王或王后死叫崩。

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①,而召赵王。使者三反②,赵相建平侯周昌谓使者曰:“高帝属臣赵王③,赵王年少。窃闻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赵王并诛之④,臣不敢遣王。王且亦病,不能奉诏。”吕后大怒,乃使人召赵相。赵相征至长安⑤,乃使人复召赵王。王来,未到。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⑥。太后欲杀之,不得间⑦。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赵王少,不能蚤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鸩饮之⑧。犁明⑨,孝惠还,赵王已死。于是乃徒淮阳王友为赵王。夏,诏赐郦侯父追谥为令武侯。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⑩,饮瘖药(11),使居厕中(12),命曰“人彘”(13)。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余不能起。使人请太后曰(14):“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孝惠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故有病也。

①永巷:即永巷令。陈直《新征》:“永巷为永巷令之省文。《汉书·百官公卿表》詹事属官,有永巷令长丞。”《会注考证》引中井积德云:“永巷本后宫女使所居,群室排列如街巷而长连,故名永巷。亦有狱,以治后宫有罪者,以其在永巷也,故亦称永巷耳。”②反:同“返”。③属臣赵王:把赵王托付给我。属(zhǔ,嘱),托付,交给。④并:一并,一起。⑤征:召,特指君召臣。⑥自挟:亲自携同。⑦间:空隙,机会。⑧鸩(zhèn,振);毒酒。据传有一种叫作鸩的毒鸟,以其羽毛浸过的酒,人喝了立即会死。⑨犁:通“黎”,等到。王念孙《读书杂志》:“帝晨出射,则天将明矣。及既射而还,则在日出之后,不得言‘犁明孝惠还’也。‘犁明,孝惠还’,当作‘犁孝惠还’,‘明’字衍。言比及孝惠还,而赵王已死也。《汉书》作‘迟帝还’与‘犁孝惠还’同义。”⑩煇:通“熏”,用火烧灼。(11)饮(yìn,印):灌。瘖(yīn,阴)药:使人变哑的药。瘖,哑。(12)厕:猪圈。(13)彘(zhì,至):猪。(14)请:告诉。

二年,楚元王、齐悼惠王皆来朝。十月,孝惠与齐王燕饮太后前①,孝惠以为齐王兄,置上坐,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