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①微:卑微,指地位低贱。 庶人:平民。 ②及:赶上。 ③事:侍奉。 ④匪:没有,不。解:同“懈”,怠慢。 ⑤陶:制陶器。 ⑥什器:指家用器物。“什”,杂,多种。 ⑦就时:逐时,乘时,指乘时逐利,即经商做买卖。 ⑧兄弟:对待弟弟像当哥哥的样子。《考证》:“兄疑当作友。”孝 慈:孝敬父母。 “慈”,指双亲。 ⑨尝:通“常”。

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①,使九男 与处以观其外②。舜居妫汭,内行弥谨。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③,甚有妇道。尧九男皆益笃。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④;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⑤;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⑥。一年而所居成聚⑦,二年成邑⑧,三年成都⑨。尧乃赐舜絺衣⑩,与琴,为筑仓廪(11),予牛羊。瞽叟尚欲杀之,使舜上涂廪(12),瞽嫂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扞而下(13),去,得不死。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14)。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象曰:“本谋者象。”象与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象乃止舜宫居(15),鼓其琴。舜往见之。象鄂不怿(16),曰:“我思舜正郁陶(17)!”舜曰:“然,尔其庶矣(18)!”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于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

①内:指在家中。 ②外:与“内”相对,指在外。 ③亲戚:指父母兄弟姊妹。 ④畔:田界。 ⑤居:住处,这里指捕鱼时便于站脚的地方。《韩非子·难一》记载此事作“河滨之渔者争坻(chí,迟,水中小洲),舜往渔焉,期(jī,基)年而让长。”(“期”,同“�”,一周年) ⑥苦窳(gǔyǔ,古雨);粗劣。 ⑦聚:村落。 ⑧邑:小城镇。 ⑨都:大都市。 ⑩絺(chī,吃)衣:细葛布制成的衣服。 (11)仓廪:盛放粮食的仓库。 (12)涂:用泥涂抹。 (13)扞:保护。 (14)匿空:暗孔,暗道。旁出:从一侧通向外面。 (15)宫:房子。秦以前“宫”指一般房屋,与“室”同义。(16)鄂:通“愕”,吃惊。 (17)郁陶:悉闷不快的样子。 (18)庶:差不多。

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①,世得其利,谓之“八恺②”。高辛氏有才子八人③,世谓之“八元”④。此十六族者⑤,世济其美⑥,不陨其名⑦。至于尧,尧未能举。舜举作八恺,使主后土⑧,以揆百事⑨,莫不时序⑩。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11)。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12),好行凶慝(13),天下谓之浑沌(14)。少皞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15),天下谓之穷奇(16)。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17),天下谓之梼杌(18)。此三族世忧之。至于尧,尧未能去。缙云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19),天下谓之饕餮(20)。天下恶之,比之三凶(21)。舜宾于四门,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22),以御螭魅(23),于是四门辟,言毋凶人也(24)。

①高阳氏有才子八人:据《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八人是:苍舒、隤�(tuíaí,颓挨)、梼戭(yǎ,演)、大临、尨(máng,忙)降、庭坚、仲容、叔达,已无可考。杜预注:“此即垂、益、禹、皋陶之伦。” ②恺:和悦,和善。 ③高辛氏有才子八人:据《左传·文公十八 年》记载八人是: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杜预注:“此即稷、契、朱虎、熊罴之伦。” ④元:善,善良。 ⑤十六族:指上面十六个人的后代繁衍,形成十六个家族。 ⑥济:成就,保全。 ⑦陨:落,衰落。 ⑧后土,掌管土地的官。《左传》杜预注:“禹作司空,平水土,即主地之官。” ⑨揆:主持,掌管。 ⑩时序:按时安排妥当。“序”,有秩序。 (11)内平外成:意思是家庭和睦,邻里真诚。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引竹添光鸿笺云:“此以一家言,则内谓家,外谓乡党。”平,和睦。成,诚。又《正义》:“杜预注:‘内诸夏,外夷狄也。’案:契作五常之教,诸夏太平,夷狄向化也。” (12)掩义隐贼:意谓掩蔽仁义,包庇奸贼。一说,此句即包庇奸邪的意思。“掩”与“隐”同义。“义”古通“俄”,奸邪。 (13)慝(tè,特):邪恶。 (14)浑沌:顽冥不化、野蛮无知的样子。《集解》引贾逵曰:“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