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 (第1/4页)

江。西:凤皇、铁山、龙船三关。巡司驻麻柳场。东乡简。府东少北九十里。东:平楼、文字。西:印石。南:金榜。北:蟠龙。东南:瓘城山。西南:石人山。前、中、后三江为通川江上流,俱自太平入。至城东合流入达县。长乐河上流为白龙、赤甲二泉,源出东长乐镇,合西流,至城南入通川江。文字溪发源文字山,合前江。有高桥、马渡二关。新宁繁,难。府东少南百一十里。西:屏山。东:鸡山。南:冠子山。北:天马。西南:鼓啸山。东北:莪城山。南江自县东北三角山发源,迳城南,折西北流,合联珠峡水入达县。泸滩水源出大竹山,自达县东南界北流,与南江合。开江在县东北,东流入开县。东:豆山关。渠简。府西二百二十里。北:龙骧。西:玉蟾山。东北:八濛、大斌。渠江即宕渠水,自达县入,迳城东,又西南入广安。流江自营山入,东南流,与渠江合。白水溪源出东南白水洞,西流入渠江。北:卫渠关。县丞驻三汇场。大竹繁。府西南百二十里。东:月城山。西:九盘、邻山。东北:狮子山、金盘山亦名仙门山。仙门水自月城山发源,邻水自邻山发源,井西南流入邻水。北:东流溪一名清溪河,西流入渠县,注渠江。县丞驻石桥铺。太平要。府东北百四十里。南:翠屏。东:天池、板塞。北:大横山。前、中、后三江俱自县境发源,迳城东西,并入东乡。白沙河源出板塞山,西南流,迳城南入后江。东:蓝津关。城口�繁,疲,难。府东北三百六十里。西:城口山,�以此名。东南:金城。东北:黄礅山。北江自黄礅山发源,经大竹渡,折北入陕西紫阳为任河,注汉江。万顷池在峡口山南,邻境之水多源于此。东北:深溪关。

康定府:要。隶康安道。明,长河西鱼通安远宣慰司。康熙初,明宣慰司以地归附。雍正七年,移雅州府同知来治,置打箭炉�,仍隶雅州府。光绪三十年,升直隶�。三十四年升府,改名康定,隶康安道,升里化县为里化�,并以河口、稻成二县同隶府。宣统三年,旧隶打箭炉之宣慰、宣抚、安抚、长官各土司,全体改流,先后分别设治,并先各就其地置委员、理事等官。东北距省治九百六十里。广六百四十里,袤八百三十里。北极高三十度九分。京师偏西十四度三十八分。领�一,县二。东:大⿷山。南:无脊山。东南:大雪山。东北:郭达。西南:折多山,为入藏要道。鸦龙江即古若水,自青海境发源,南流,迳府西南入冕宁。大渡河即古涐水,自懋功入,迳府东,又南入清溪。泸河源出折多山,东北流,至城西南,有木鸦河自番界东流来注,并入大渡河。有榷税泸关。巡司一,驻泸定桥。一驿:烹坝。里化�要。府西六百四十里。里塘宣慰、宣抚司地。旧设有粮务委员。光绪三十二年设里化县。三十四年升�。东:紫木喇山。东北:高日山。东:鸦龙江自喇滚入,有三渡水自盐源之木里土司及云南中甸来注之,会金沙江入马湖。西南:色隆达河,源出额东额山,入金沙江。河口要。府西里塘、明正两土司交界地,旧名中渡。光绪三十二年,里塘改流设县。西有鸦龙江。稻成要。里塘土司地。旧名稻坝。光绪三十二年改流。三十四年设县。县丞一,驻贡噶岭。

巴安府:要。康安道治所。督办川滇边务大臣、按察使衔炉安兵备兼分巡道驻。巴塘宣抚司地。光绪三十一年改流。三十三年置巴安县。三十四年升府,并置三坝�,盐井、定乡二县隶之。东北距省治二千一百里。领�一,县二。东:龙新山、甲噶喇山。西南:宁静山。巴冲楮河自瞻对入,与金沙江合。色楮河即金沙江,自三岩入,迳府西至得荣入云南丽江。三坝�要。府东二百三十里。巴塘、里塘两土司交界地。三十三年改流。三十四年设�,驻通判。盐井要。巴塘土司地。光绪三十一年改流。三十四年设县。澜沧江自察木多入,绕由云南入缅甸。定乡要。里塘土司地。旧名乡城。光绪三十二年改流。三十四年设县。

登科府:要。德尔格忒宣慰司地。边北道治所。宣统元年改流,析其地为五区。于北区设府,仍名登科,并置德化、白玉二州,石渠、同普二县隶之。东北距省治三千三百五十里。领州二,县二,土司十二。川、藏交隘,东连甘孜、瞻对,西邻纳夺、察木多,南与巴塘、乍丫接壤,北界西宁、俄落,乃金沙江之上游。德化州要。德尔格忒土司中区地,旧名更庆。宣统元年改流设州。鸦龙江自甘孜入,入瞻对。巴冲楮河自巴塘入,下流入金沙江。石渠要。府西北二百一十里。德尔格忒土司北区地。即杂渠卡,一名色许。宣统元年改流设县。白玉州要。府南六百三十里。德尔格忒土司南区地。宣统元年改流设县。北有海子山。同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