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部分 (第1/4页)

��

萨朗济,刻木为质,韦弦四,铁弦九。项长三寸,刳其中,面以鱼牙刻佛为饰。柄长五寸二分,槽面阔三寸,自上刳之,冒以革。中腰削如缺月,束以黄韦。底橢,凿空于项以纳韦弦,左右各二。轴柄面穿孔九,自右至左,鳞次斜列,各纳铁弦。轴九,俱在右,上五下四。槽面设柱,中为九孔纳铁弦,上承韦弦。以柔木系马尾轧韦弦,应铁弦取声。

丹布拉,刻桐为质,以大匏为槽,直柄,面平背圆,铁弦四,绾以四轴,上二,左右各一。柄上以铁片二为山口,一穿孔纳弦,一承弦。

达拉,范铜二片,圆径二寸一分。中隆起,穿孔,系以采缕,左右合击。

公古哩,范铜为铃,以采缕联之,五十枚为一串,凡四串。歌时二人各系于股,双足腾跃以出声。

乾隆五十三年,缅甸国内附,献其乐,列于宴乐之末,是为缅甸国乐。有粗细二制:粗缅甸乐,用接内搭兜呼一,稽湾斜枯一,聂兜姜一,聂聂兜姜一,结莽聂兜布一。

接内搭兜呼,木匡冒革,匡上有纽,系以帛,横悬于项,以手击之。

稽湾斜枯,制似云锣,其数八,上下各四,同悬于架。架后搘以二木,斜倚而击之。

聂兜姜,木管铜口,近下渐哆,前七孔,后一孔。管端设铜哨,加芦哨于上,管与铜口相接处,以铜签掩之。

聂聂兜姜,形如金口角而小,木管木口,馀与聂兜姜同。

结莽聂兜布,范铜二片,圆径三寸五分。中隆起,穿孔,贯以韦,左右合击。

细缅甸乐,用巴打拉一,蚌札一,总稿机一,密穹总一,得约总一,不垒一,接足一。

巴打拉,以木为槽,形如船,通长二尺七寸五分。前后两端各为山峰形,两峰之尖,络以丝绳。排穿竹板二十二片,皆阔一寸。第一片长五寸二分,厚三分五釐,以次则长递加而厚递减,至末片则长一尺一寸五分,厚一分。以竹裹绵为槌击之。

蚌札,木匡冒革,上大下小。面径六寸一分,底径四寸,匡高一尺。四围俱系韦绦,以手击之。

总稿机,十三弦,曲柄,通槽,柄上曲如蝎尾。槽面冒革,为四圆孔以出音。顺槽腹设覆手,穿孔十三,系弦,各斜引至柄束之,弹以手。

密穹总,三弦,木质,为鱼形。体长方,腹下通长刳槽,无底,两旁镌鳞甲。面设品五,为小圆孔九以出音,前四,中四,后一。首形锐而上出,镌须角钜齿圆睛,尾形亦锐。项上以铜为山口,系硃弦三,尾有镮纳弦,旁穿孔,设轴,左二右一,以手弹之。得约总,三弦,木质,中虚,如扇形,中腰两旁湾曲向内。颈半穿孔纳弦,绾以三轴,左二右一,槽末施木以系弦。扣用木弓系马尾八十馀茎轧之。

不垒,以竹为管,上端以木塞其半为吹口。七孔前出,一孔后出,最上一孔前出,加竹膜。

接足,范铜二片,口径一寸八分。中隆起,穿孔贯紃,左右合击。

乾隆五十四年,获安南国乐,列于宴乐之末,是为安南乐舞。用丐鼓一,丐拍一,丐哨一,丐弹弦子一,丐弹胡琴一,丐弹双韵一,丐弹琵琶一,丐三音锣一。安南土语,凡乐器之名,俱以丐字建首。

丐鼓,木匡冒革,空其下,径八寸四分,承以架。用竹桴二,或左手承鼓,右手以桴击之。

丐拍,用檀板三:其一上端缀以连钱。其一背刻雁齿,其一右为锯牙。左手执二板相击,连钱激响,右手执锯牙者,引击雁齿,错落成声。

丐哨,即横笛,截竹为筒,漆饰,二十一节。左第一孔为吹口,次加竹膜,右六孔,末二孔,俱上出,旁二孔对出,两端饰以角。

丐弹弦子,三弦,斫檀为质,槽方而橢,两面冒虺皮。匙头凿空纳弦,以三轴绾之,左二右一。

丐弹胡琴,二弦,竹柄,槽形如筒,底微丰,面冒虺皮。曲首凿空,两轴俱自后穿前绾弦,弦自山口至柱,长一尺八寸,馀如番部合乐胡琴之制。

丐弹双韵,如月琴,四弦,斫檀为质,槽面以桐,形如满月。径一尺一寸六分,厚一寸八分。曲项凿空纳弦,绾以四轴,左右各二。槽面覆手,山口下七品,俱以檀为之。

丐弹琵琶,四弦,刳桐为质,通长三尺。项上凿空纳弦,绾以四轴,左右各二。上设四象,下布十品。弦自山口至覆手,长二尺一寸四分。

丐三音锣,范铜,三面,绾以铁圈,联如品字。上一径二寸四分五釐,右一径二寸三分八釐,左一径二寸三分。承以檀柄,槌用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