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4页)

十一年壬子春正月辛未,上奉太皇太后幸赤城汤泉,过八达岭,亲扶慈辇,步行下山。

二月戊寅,奉太皇太后至汤泉。辛卯,上回京。丙申,亲耕耤田。丁酉,朝日于东郊。戊戌,上诣赤城。

三月戊辰,上奉太皇太后还宫。

夏四月乙巳,命侍卫吴丹、学士郭廷祚巡视河工。

五月乙丑,世祖实录成。丙寅,上出德胜门观麦。

六月庚寅,命更定赋役全书。

秋七月己酉,论征缅甸、云南、贵州功,予何建忠等一百二十七人世职。丙辰,上观禾。御史孟雄飞疏言孙可望穷蹙来归,滥膺王封。及伊身死,已袭二次。今孙徵淳死,宜令降袭。诏降袭慕义公。

闰七月,复封尚善为贝勒。丁亥,诏治狱勿用严刑轻毙人命,违者罪之。

八月壬子,上幸南苑行围。癸丑,诏曰:“帝王致治,在维持风化,辨别等威。比来官员服用奢僭,竞相效尤。其议禁之。”庚申,上御经筵。壬戌,上奉太皇太后幸遵化汤泉。甲子,阅蓟州官兵较射。丁卯,上谒孝陵。

九月丁丑,阅遵化兵、三屯营兵。

冬十月甲辰,上奉太皇太后还宫。壬子,命范承谟为福建总督。

十一月辛丑,上幸南苑,建行宫。

十二月丁未,裕亲王福全、庄亲王博果铎、惠郡王博翁果诺、温郡王孟峨疏辞议政。允之。戊午,上召讲官谕曰:“有人请令言官风闻言事。朕思切中事理之言,患其不多。若借端生事,倾陷扰乱,深足害政。与民休息,道在不扰。虚耗元气,则民生蹙矣。”己未,康亲王杰书、安亲王岳乐疏辞议政。不许。庚午,祫祭太庙。

是岁,免直隶、江南、浙江、山东、山西、河南、湖广等省一百四十一州县卫灾赋有差。朝鲜入贡。

十二年癸丑春正月庚寅,上幸南苑,大阅。

二月辛亥,以吴正治为左都御史。壬子,上御经筵,命讲官日直。戊辰,赐八旗官学繙译大学衍义。

三月丁丑,上视麦。壬午,平南王尚可喜请老,许之;请以其子之信嗣封镇粤,不许,令其撤籓还驻辽东。癸巳,赐韩菼等一百六十六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夏四月丁巳,遣官封暹罗国王。

五月壬申,学士傅达礼等请以夏至辍讲。上曰:“学问之道,宜无间断。其勿辍。”

六月壬寅,起张朝珍为湖广巡抚,李之芳为浙江总督。丁未,上御瀛台,召群臣观荷赐宴。乙卯,禁八旗以奴仆殉葬。

秋七月庚午,平西王吴三桂疏请撤籓。许之。丙子,嗣靖南王耿精忠疏请撤籓。许之。壬午,命重修太宗实录。

八月丁未,试汉科道官于保和殿,不称职者罢。壬子,遣侍郎折尔肯、学士傅达礼往云南,尚书梁清标往广东,侍郎陈一炳往福建,经理撤籓。丁巳,谕礼部:“祭祀大典,必仪文详备,乃可昭格。其稽古典礼酌议以闻。”

九月戊辰,礼部尚书龚鼎孳乞休。允之。乙亥,京师地震,诏修省。

冬十月壬寅,以王之鼎为京口将军。己酉,上幸南苑行围。

十一月丁卯,故明宗室硃议潱�孕罘⒙鬯馈5弥济馑廊肫欤��肫奘曳康亍8�纾��窦淇鸦奶锬叮�允�昶鹂啤�

十二月壬子,以姚文然为左都御史。吴三桂反,杀云南巡抚硃国治,贵州提督李本深、巡抚曹申吉俱降贼,总督甘文焜死之。丙辰,反问至,命前锋统领硕岱率禁旅守荆州。丁巳,召梁清标、陈一炳还,停撤二籓。命加孙延龄抚蛮将军,线国安为都统,镇广西。命西安将军瓦尔喀进守四川。京师民杨起隆伪称硃三太子,图起事。事发觉,起隆逸去。捕诛其党。诏奸民作乱已平,勿株连,民勿惊避。己未,命顺承郡王勒尔锦为宁南靖寇大将军,讨吴三桂。执三桂子额驸吴应熊下之狱。庚申,命副都统马哈达帅师驻兗州,扩尔坤驻太原,备调遣。辛酉,命直省巡抚仍管军务。壬戌,诏削吴三桂爵,宣示中外。命都统赫业为安西将军,会瓦尔喀守汉中。以倭内为奉天将军。吴三桂陷辰州。甲子,祫祭太庙。

是岁,免直隶、山东、安徽、浙江、湖广等省二十六州县卫灾赋有差。朝鲜、安南入贡。

十三年甲寅春正月乙亥,勒尔锦师行。庚辰,吴三桂陷沅州。丁亥,偏沅巡抚卢震弃长沙遁。己丑,以提督佟国瑶守郧阳。总兵吴之茂以四川叛,巡抚罗森、提督郑蛟麟降之。命总兵徐治都还守夷陵。庚寅,封世祖第七子隆禧为纯亲王。以席卜臣为镇西将军,守西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