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温使酒狂赌,很觉看不过去,便斜视温面道:“朱阿三,汝本砀山小民,从

黄巢为盗,目无法纪,一旦反正归唐,遭逢盛遇,天子用汝为四镇节度使,

位极人臣,安享富贵,也可谓不负汝志,汝奈何起了歹心,竟灭唐家三百年

社稷!似此忘恩背义,恐鬼神未必佑汝,我恐朱氏一族,将被汝覆灭了!还

赌出什么来!”快人快语。说至此,顺手取过骰盆,将骰子散掷地上。

看官!你想朱温到了此时,叫他如何忍受,不由的奋袂起座,要与全昱

拚命。族属慌忙劝解,令全昱退出宫外,温尚恨恨不已,乱呼乱骂,几乎把

朱氏祖宗十七八代,也一并揶揄在内。写尽狂奴。经大众劝他返寝,才算免

事。全昱竟飘然自去,仍回砀山故里中,芒鞋竹杖,安享清福去了。及温次

日起床,细思兄言,恰也有理,便搁过一边,不再提及。全昱竟得享天年,

直至贞明二年,贞明为梁主友贞年号,见后文。寿终故里。

这且休表。且说唐祚已移,正朔复改,梁廷传诏四方,不准再用前唐年

号。各镇多畏梁主势力,不敢抗命,独有四镇未服,仍奉唐正朔,且移檄讨

梁,兴复唐室。看官道是那四镇,就是上文所说的晋、岐、吴、蜀。小子更

略述来历如下:

晋即河东,为沙陀人李克用所据。原姓朱邪,父名赤心,以功任云州刺

史,赐姓名李国昌。克用为云中守捉使,擅杀大同防御使段文楚,据住云州,

败奔鞑靼。后因黄巢僭乱,入征有功,拜河东节度使,加封晋王。唐亡后不

服梁命,仍称天祐四年。

岐即凤翔,为深州人李茂贞所据。茂贞本姓宋,名文通,讨黄巢有功,

改赐姓名,官凤翔节度使,累封至岐王。唐亡后亦不服梁命,仍称天祐四年。

吴即淮南,为庐州人杨行密所据。行密少为盗,转投军伍,乘乱据庐州,

平黄巢余党,得拜淮南节度使,晋封吴王。唐昭宣帝季年,行密殁,子渥嗣

职,因见晋、岐不受梁命,亦仍奉唐正朔,称天祐四年。

蜀即西川,为许州人王建所据。建以盐枭从忠武军。治许州。

入关逐黄巢,得补禁军八都头之一。嗣入蜀并有两川,洊 封至蜀王。

唐亡后不受梁命,并因天祐为朱氏所改,不应遵名,但称为天复七年。

那时四镇变做四国,与梁分峙中原。晋最强,次为吴、蜀、岐。四国移

檄讨梁,梁亦传檄讨四国,这真叫作中原逐鹿了。小子有诗叹道:

人心世道已沦亡,元恶公然作帝王。

差幸纲常存一线,尚留四镇抗强梁。

欲知四国后事,且看下回续表。

朱温于唐,无甚功绩,第因乘乱崛起,得肆其狡猾团暴之手段,据唐祚

而有之。从前王莽、曹操、司马懿、刘裕诸奸雄,其险恶犹不温若也。当时

之献媚贡谀者,不一而足,温自以为一手掩尽天下耳目,庸讵知骨肉宗亲中,

独有皎皎如全昱,仗义直言,足以丧其魂而褫其魄耶!观全昱寥寥数语,使

……… Page 26………

阅者浮一大白。而温敢弑昭宗,弑何太后,弑昭宣帝,独不能戕害一兄;盖

义正词严,令彼无从躲闪,即令彼无从下手。而全昱复飘然归里,自适其适,

卒得寿终,是亦一武攸绪之流亚欤?安得以为温兄而少之哉?

……… Page 27………

第四回 康怀贞筑垒围潞州 李存勖督兵破夹寨

却说晋王李克用、岐王李茂贞、吴王杨渥、蜀王王建,有志抗梁,移檄

四方,兴复唐室。当时四方各镇,号称最大的,为吴越、湖南、荆南、福建、

岭南五区。这五区见了檄文,并没有甚么响应,转令晋、岐、吴、蜀四国,

亦急切未敢发难。究竟这五镇军帅,是何等人物,也不得不表明如下。为后

文十国伏案。

吴越 系临安人钱镠据守地。镠曾贩盐为盗,改投石镜镇将董昌麾下,以功补都知兵

马使。后与昌分据杭越,昌居越州,僭号称帝,镠由杭州发兵斩昌,传首唐廷,唐封镠为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