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机会说来就来了。几天前,晚报上登出了一则消息,说有一批具有文物价值的邮票将在国际会展中心拍卖,其中有一枚毛主席一九四二年寄给冀鲁豫某将领信上贴的邮票最为珍贵。这则消息唤醒了陆承伟尘封已久的记忆。“文革”前,陆家最为珍贵的东西,就是毛主席亲笔写给陆震天的一封信的信封,上面贴着一张印刷粗糙、图案简陋、在陕甘宁边区和其它根据地可以流通的邮票。这封信的原件早就进了档案馆,陆承伟只记得这封信是对陆震天写给毛主席一封信的回复,毛主席在信中回答了陆震天在一九四二年日军“五一”大扫荡后提出的若干问题。陆承伟记得父亲说过,毛主席这封信的主题和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近,一个是回答林彪提出的“红旗到底还能打多久”这个问题,一个是回答他提出的“用不用坚守华北根据地”的问题。“文革”期间,这个信封被抄家的红卫兵拿走了,从此再无音讯。

抱着碰运气的态度,拍卖的这天上午,陆承伟和顾双凤带着空白支票,出现在会展中心的拍卖大厅。陆承伟一看放在玻璃灯箱里那个放大的信封,心跳登时加速了。这次拍卖会的主角,果真是自己家里那件珍贵的文物。促销小姐解说着:“这张邮票最珍贵的地方,不仅仅是它是毛泽东用过的,更重要的是毛主席写信封时,在邮票上留下了半个冀字。据考证,毛主席到延安后,基本上没有用过邮票,这封信为什么要贴上邮票,至今还是一个谜。”陆承伟想起来了,这封信还与刚刚故去的邓小平有关。毛主席写完回信,交给去杨家岭看他的邓小平看过,并要邓小平带给陆震天。邓小平说他要在延安等着开七大,暂时走不了,毛主席兴之所至说:“那就寄给他吧。”说着,在窑洞里找了一个贴了邮票的信封,写了地址。说是地址,实际上就是陆震天指挥部队的名称。后来,这封信还是通过机要通信,交到陆震天手里的。半年后,陆震天见到了邓小平,知道了事情原委后,也是兴之所至,专门跑到分区邮电所补盖了邮戳,然后当做宝贝珍藏起来了。

陆小艺赶到陆承伟的西山别墅,陆承伟刚刚用八十八万天价,买回了本来就属于自己家里的宝物,正开着卡迪拉克,哼着《抗日军政大学校歌》,走在回西山的路上。

顾双凤还沉浸在刚才拍卖场惊心动魄的竞价场面里,小心抚摸着装在楠木匣子里的信封,说道:“我真怕有人喊出一百万。”

陆承伟接道:“那我就会让你喊两百万。我的底牌是不惜代价,得到它。这个收藏人这回可发财了。”

顾双凤疑惑起来,说道:“报上为什么不提你爸爸的名字?毛主席写的陆震天几个字并不怎么草嘛。”

陆承伟伸手刮一下顾双凤的鼻子,笑道:“傻丫头,公布了名字,它不就成我家的私有财产了,收藏人还怎么发财?”

顾双凤噢噢了两声,突然叫起来:“亏了,亏了!不该花这笔钱。既然你已经认出来了,问他们要,他们敢不给你?这钱花冤枉了。”

陆承伟说:“一点都不冤枉。他们没把它当废纸扔掉,应该得到这笔钱。可惜没人喊出三百万。不过,八十八万也不错,八十八万能弥补老爸一大缺憾,值。”

看到家里失而复得的宝物,陆小艺的心情还是没有好起来,皱着眉头把家里这一段发生的一切都讲了出来。

这回轮到陆承伟震惊了。他没有想到史天雄会突然间决定退出政界。在他长远而庞大的计划里,他和史天雄应该是一架飞机的双翼,一边政治,一边经济,缺一而不可。飞机折去一翼,还叫飞机吗?为什么要派他到天宇集团当特派员?陆承伟懵了。

陆承伟决定收购、包装陆川的国有企业,正是看到西平市有天宇这样一个电子工业巨人。在他庞大的计划里,天宇正是他未来的合作伙伴。在S省,也只有天宇有一次拿出几个亿收购他包装后的上市公司的胃口和消化力。四十年前,中国能放出亩产十三万斤水稻的巨大卫星,四十年后必然能产生三两年内使中国的企业跻身世界五百强的规划。在陆承伟看来,天宇所肩负的政治使命,必然使它很快走入大扩张的道路。偌大一个中国,偌大一个在经济上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大国,至今没有一家企业忝列世界五百强,已经关乎到面子问题了。巨额利润的商机,只能在这些地方生长出来。八十年代的兴建特区热,造就了多少亿万富翁?下一步会不会出现一个建造世界级经济航空母舰热呢?陆承伟相信这个热很快就会出现。正是基于这种判断,他才敢在陆震天面前打包票说能把陆川的国有小企业救出苦海。把陆川的小企业收购了,包装了,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