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1/4页)

关如水:古先生,没听人常说吗?古稀人可观面相取人品,如一恶人,虽为美相,却眼含杀机,内隐狰狞,肤有凶纹。这是人的心态和行为演变在脸上的,人可藏言藏欲于心;心则是藏于面相上的,万无一错。

古冬杨起身:谢老先生指教,晚生就此告辞了。

古冬杨、小村出。

560、春日。日景。关家大院。关如水房中。关善耕送古冬杨。转回。

关善耕:爹,这个古冬杨你觉得人怎么样?

关如水:难说,是一个很难琢磨的人。可他的高论,倒好像真是个做生意的。不过这个人与他交往时还需多加小心,此人绝非良善之辈。

关善耕:爹,是。

关善耕将信递上:爹,程先生的急信。

关如水急忙接过展开。

561、春日。日景。大岗村。葛金财带人冲进大岗村中。涂凤山拼命抵抗。涂凤山身边的土匪大部分被打死。

葛金财喝令手下猛打。涂凤山走投无路,被逼下河堤,跳入八里河中。葛金财带人追到河边,涂凤山已无踪影。

吴三儿:葛爷,让他妈涂凤山跑了!

葛金财:跑了就跑了,他现在的涂凤山已经成了瞎眼之虎,折翼之鸟,瘸腿之马,断脊之驴。想翻身不容易了。

吴三儿:葛爷,涂凤山不会再来了?

葛金财:吴三儿,你想想,涂凤山三度翻身,三度沉下,跟他的人,无一生存。第一拔,被柳三儿交出去,让县里毙了。他侥倖逃出,捡了条命;第二拔,联络了两家土匪,又被曹少卿带人杀了个一个不剩。这一回,他纠集了三十多人,结果又被咱们给收拾干净了,就这名声的人,谁还敢跟他闹腾,跟他闹腾,那是必死无疑!

吴三儿:葛爷说得对。

葛金财:走吧,三儿,回咱们的王元村吧。

吴三儿:爷,这儿咱不要了?

葛金财:谁说我要这地方了?

吴三儿:爷,这不是块风水宝地吗?

葛金财:屁!什么他妈风水宝地!若论兵书而言,这是块死地。断头之岗,绝峰这山,半绕之河。出路一条,退路一条,只要让人家把退路一堵,这地方就遍地是棺材,到处是坟丘子。可咱王元村不同,有树林,有河,有开阔地,有山,四外几个村子里又都有咱们的人。山上有咱们的秘密老窝。那才是块风水宝地哪!

562、春日。日景。野外。八里河下游河边。涂凤山在八里河下游上岸。岸上树林里的一个窝棚。

涂凤山摇摇晃晃,狼狈不堪。一步步上堤,往窝棚里去。

涂凤山进到一个窝棚里,看见一堆干草,涂凤山仰身一躺,躺在上面。放声大哭。

563、春日。日景。关家大院。关如水房中。关如水拿着程子风的信沉思。

关善耕:爹,程先生的信说什么?

关如水:子风要南下了。

关善耕:要去哪儿呀?

关如水:具体没说,只说南下后,落了脚,再来信相告。

关善耕:怎么突然要走?

关如水:也没说,不过我想,是大帅遇害的原因吧。

关善耕:那他南下干什么呀?

关如水:子风与民国政府中的许多要员都是过去的老友,一同起事做事,虽然中山先生已故,但程先生当时来奉,也是受孙先生之托,为国民政府的稳定而来的。所以这次回去,也一定是有原因的。

关如水凝眉思索的目光。

564、春日。日景。关家大院。院前账房。关善耕在帐房中算帐。张善进来。

张善:善耕,城东的伏大姨来了,要见你。

关善耕:伏大姨?不就还是那个伏大姨吗?

张善:对,就是那个伏大姨。

565、春日。日景。关家大院门前。伏大姨站在门外,胆胆怯怯地往里张望。四妹打边房里出来,到门首,忽见伏大姨。

四妹笑喊:伏大姨!什么风吹来的?进来坐!

伏大姨叫:我的妈呀!(撒腿便跑。)

四妹及关家门前人看见哈哈大笑。

四妹莫名其妙地问旁边人:她跑什么?她怎么见了我连句话没说就跑哇?

众人笑:她怕皮肉受苦!

四妹不好意思地:怎么你们都知道这码事儿呀?

566、春日。日景。关家大院。院前账房。

关善耕:这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