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部分 (第1/4页)

当然这些都是假设,杜克也没有拍摄相关的镜头,只是自己的思考,要是这次蝙蝠侠不把丹特扑倒的话,孩子照样也会平安,但谁又敢赌一定是正面呢?

或许这次正面也可以说明,哈维?丹特“不应该”在这次抛硬币的时候被干掉,因为是正面他就不会杀孩子。

而下一次 “审判”戈登,从情节的发展不难预测,戈登肯定是背面,所以蝙蝠侠如果在第十三次抛硬币时出手救戈登,显然更有必要。

但无论是杜克,还是曾经的克里斯托弗?诺兰,都没有如此拍摄制作,主要是因为蝙蝠侠这样一部标准的美国主义电影是不可能不救孩子的。

而且戈登也被硬币审判出了结果,那这就破坏了电影留给那些喜欢思考的观众对于戈登的思考,因为戈登是哥谭中务实的代表,他知道没有完美,人也无法纯洁,善恶有时根本无法划分清楚,他愿意用恶的手段去解决恶,只要能解决问题。

所以说,务实或者是接受现实,究竟是好还是坏,杜克这个导演不能决定,这个由观众来思考要比由硬币来决定更加有趣,不是吗?

洛杉矶地区的拍摄基本都是在华纳制片厂和休斯飞机厂之间来回转换,那些比较大的场景,像结尾的这场戏以及小丑和蝙蝠侠最后的个人对决,全都放在了休斯飞机厂的机库里。

剧组的运转都算是比较顺利,就连状态起伏不定的尼古拉斯?凯奇,在遇到低谷的时候,也只用了几天时间就重新找回了正常的状态。

时间慢慢临近圣诞节,杜克中间去伦敦看了看《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拍摄,这个系列由罗宾?格兰德和乔安娜?罗琳那个原作者在那边盯着,也能让人放心。

在经过阿方索?卡隆的过渡之后,哈利波特工作室最终采用了乔安娜?罗琳的意见,选择了大卫?耶茨这个英国导演执掌《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现在已经到了2006年年底,当初的那些小孩也渐渐长大了,相当多一部分都跟好莱坞的童星相似,开始走上长残的道路。

就算少数没长残的几个,演技也基本没有任何进步,例如艾玛?沃特森这样的,还有着向演技更烂的地步转变的趋势。

不过,他们的演技好坏影响并不是特别大,因为在观众的心里,艾玛?沃特森不管怎么演,她就是赫敏?格兰杰。

其他主要演员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些小明星们的家长和经纪人,一次又一次向剧组狮子大开口,基本这几部电影每次开拍前,罗宾?格兰德都要拿出相当的精力,去摆平小演员们的片酬问题。

从小演员们的角度去看,这是理所当然应该争取的报酬,但站在杜克这些投资人的立场,这无疑是在分他们的蛋糕。

好在罗宾?格兰德牢牢记着杜克当初的叮嘱,尽管格兰芬多黄金三角的片酬已经上涨到了千万美元的级别,剧组却始终没有在分成方面松口。

不过,这样的情况也不可能维持太久,比如小演员们的经纪人已经联合在了一起,打算等系列的终结篇时,要求一个巨大的分成比例。

作为终结篇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会以上下集的形式制作上映,却要一次性拍摄。

毫无疑问,作为系列的终结,必然会引爆粉丝的热情,经纪人们也知道怎样才能获取最大的利益。

但杜克也做好了准备。

从伦敦返回洛杉矶,杜克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剧组在佛蒙特州找到一家准备拆掉的医院,可以用来实地拍摄爆炸戏。(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和推荐票!

第六百一十一章 拉低层次

剧组能找到这家医院去实地拍摄小丑的爆炸戏,说起来还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佛蒙特州的民主党参议员,名叫帕特里克?克莱希。

此人极度喜欢“蝙蝠侠”,属于超级粉丝那种,他曾经为《蝙蝠侠》动画片做过旁白,还为《蝙蝠侠》小说写过前序,《黑暗骑士》筹备时主动找到的杜克,强烈请求能露一面。

杜克很清楚,走到现在的地步,不可能不与政治打交道,也就给了这位州参议员出演的机会。

他的戏已经拍摄完成了,就是小丑闯入布鲁斯?韦恩为哈维?丹特举办的筹款派对,伸手掐住的那个反驳他荒谬言论的正派老头。

这位参议员的粉丝心得到了满足,回头就帮了剧组的忙,听说剧组在寻找合适的医院后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影响力,很快就搞定了佛蒙特州的一家医院,这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