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 (第1/4页)

玉华从来没听李纪说起过他幼时在永兴坊的事情,也没听他说过这许多琐碎的闲话,心里一时有些感触,一时又有些愣怔,便呆在那里半天也没说话。

李纪斜了她一眼,又说道:“看来五娘并不喜欢这个主意,那便算了。。。。。。”

“哪里哪里,郡公爷这个主意甚好!”,玉华连忙否认道。

李纪见她这样,反倒装作没事人一样,随便哦了一声,便又拿起手边的一本山河志专心看了起来。

玉华见他突然就没声了,心里不由有些着急,想了想便轻声问道:”郡公爷今日就安排人装这秋千吗?”

李纪一听这话,仿佛十分惊讶的抬头看着玉华,一挑眉毛说道:“如今这内院的事情不都是你在安排的吗?你若也觉得好,便命人做起来便是,还有,这院子你看着哪里不够好的,便只管找人来好好规划修缮,也不用问我了,我对这些并不很懂,你看着好就行。”

玉华倒没成想李纪会这么说,她如今虽管着内院,但也只是安排一些最平常的琐碎庶务,这修缮院子的大事,她怎么敢擅作主张呢?可眼下她确实很想在内院安座秋千,想了想便避开了李纪的话头,只低声说道:

“郡公爷您这么说,那我就按您的吩咐,找人去将那秋千先装起来了。”

说完见李纪并没太多其他反应,玉华便扬声将守在廊下的五丰叫了进来。

原来李纪趁着前两日入宫,已经从李盛那里讨了一个小内监过来,这小内监名字叫做五丰,是那女史王月福认的干孙子,这王月福曾是圣上李盛身边的女官,是极得李盛信任之人。

这五丰比小六子还小一岁,人却机灵的不行,耷眉细眼的天生一副讨喜相,这才来了三四天,便已经和内院上下都熟悉了起来,姑姑姐姐的叫个不停,因为是内监,他出入内院便比小六子更加方便许多,而且他年纪虽小,在宫里却也是老办差的了,做事十分稳妥,现在不光贴身伺候着李纪,连玉华也时不时叫他去外院传话。

这边李纪见玉华忙不迭的安排起秋千的事情来,终于按捺不住,嘴角边偷偷露出一个得意的笑来。这行军打仗的套路果然放在哪里都是有用的,自己这敌情分析的显然极精确,下一步还要想法子多打探一些军情。

☆、第172章 无形

172无形

李纪虽说这安置秋千是玉华份内的事情,但真叫了吴家嫂子进来听吩咐的时候,要用什么样的绳、用什么样的板,大概要做成个什么款式,那还是得听李纪一样一样的说过来,吴家嫂子记下了便去外院吩咐人找工匠,当日用晚膳之前,便已经派人将内院用帷帐拦了一个角出去,好方便明日里工匠从角门里出入,不要冲撞了内院的女眷。

玉华透过菱花窗看着院角那高高挂起的帷帐,心里就不由小小的雀跃了起来,她自己浑然不知,而一旁坐着的李纪,看着她对着一盘豆腐球肉糜羹一直弯了眼睛在笑,心里先是不由偷乐,而后突然便有些酸涩难耐了起来。

李纪这两日已经将这崔五娘的经历好好的研究了一番,已然大概的勾勒出了这崔五娘十几年来所过的日子,他想着自己之前对她所做的臆断,再看着眼前仍是活的生机勃勃的漂亮人儿,一时间心中仿佛有满腔的话要和她说,却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大约是李纪的目光太过炙热了,玉华终于反应了过来,从那肉羹上抬起脸来,和他眼神一对上,玉华心里顿时慌了起来,按着规律,今晚差不多又到了他两该同床共寝,留下点痕迹的日子了。

玉华现下其实心里有些糊涂,说起来,李纪这阵子对自己的觊觎之心好像是淡了许多,有两夜睡在自己身旁,却是什么都没干,只是睡熟了以后会将自己拖过去拢在怀里。可同时,玉华又隐约觉得这李纪似乎是越来越关注自己了,两人在一处的时候,虽然没什么话可说,他却常常就像现在这样,长久的默默的看着自己……

玉华心里慌乱,想了想便急忙开口找话说道:“郡公爷您可想好了要如何回复永嘉坊那边海船的事情了吗,那顾氏说是让我过两天再回去一趟,她定会追问这件事情的,不知道我该如何回复她是好?”

李纪听她说起正事,才将目光从她脸上身上移开,想了想说道:“这会宁郡公要增造船队的事情里,定有什么蹊跷,毕竟海船的事情涉及江南、南疆、番外等好些地方,出海行船又颇有风险,他们这次急于拉我们入伙,要么是藏着挑拨离间的后招,要么是想设计要拿住我的把柄,不过如今这崔泽厚摆出一副正牌老丈人的嘴脸,又打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