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 (第1/4页)

自从解决了那些讨债者们上门讨债一事后。姜华便将工作的重心完全放在了镇里的发展上面。

首先,他亲自下到各村去布置今年的春耕任务,并在了解了具体的情况之后,针对各村的不同情况做出了相应的耕作补贴。这个举措一下子就让那些有见识的村民对他这个新镇长令眼相看起来,要知道,自从张宝忠当上了镇长之后。各村别说是耕作补贴。就算是那些扶贫资金。也是能拖就拖,不能拖就以各种名义克扣。

总之就是一句话,张宝忠在任的这几年,村民们几乎都没有见到过镇里发放什么拨款。在这种情况下,姜华的这些耕作补贴虽然没有多些钱,但也足以让这些有见识的村民们记住他这个新镇长了。

其次,在姜华的运作下,不但将利源罐头品厂的抵押贷款贷了下来,而且,在贷款下来的第二天,姜华就立刻召开镇党委会,并在会上提出任命舒馨为罐头品厂的新厂长。估计是顾及到了舒馨的背景,在镇党委会上,徐刚等人并没有开口反对。

舒馨当上了罐头品厂的厂长之后。便开始大张旗鼓的进行改革起来。燕先是辞掉了原来那些吃闲饭的干部家属;然后,又从市里招了几个懂经营和营销的人才;最后,为了能够让罐头品厂及时投入生产,她又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了几个以前在别的罐头品厂干过的技术人员。就这样,在贷款下来的第八天,罐头品厂便开始正式恢复生产了。

当然了,既然是改革,在这期间必然要受到一些阻力。别的到是没什么,就是在辞掉原来那些吃闲饭的干部家属时,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要知道,这些人里面不仅有镇里的干部家属,也有县里一些干部的亲戚。现在,这些干部们见自己的家属或亲人被突然辞掉了,当然是心怀不满了。

他们不敢去找背景深厚的舒馨去闹,便都将目标对准了姜华这个新来的镇长。姜华也不是吃素的,他知道在这个时候。自己绝对不能后退,要不然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这样的话。接下来的工作就没法做了。

有了这个觉悟之后,姜华一面好言安抚这些干部,一面亲自去县里找了吴县长。吴县长正想进一步加深和姜华之间的关系呢,一看美华跑过来求援,他自然是满口答应了。有了吴县长的出头,那些县里的干部们自然是不敢再出来找麻烦了。没有他们这些县里干部的带头。那些镇里的干部也自然消停了下来。

最后,姜华并没有满足上面所做的那两件事情,他在下到各村进行春耕调查工作的同时,也对各村的周边环境,以及各村的农副业、水产养殖业、山货种植业、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情况作了一个详细的调查。

经过调查,姜华发现,镇里的情况虽然不容乐观,但也并不是一点基础都没有。怎么说呢,估计是受到周边各镇的影响,镇里各村都已经零星的有了几家走在前头的农户。他们或凡讥 亍小规模的山货移植。或是讲行小朵模的水产、畜禽养赌侃,他们的规模虽但都已经有了一些经验。姜华相信,只要自己投入资金大力扶持,在他们的带领下,各村的各种养殖业、种植业肯定都会迅猛发展起来的。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姜华立刻开始对这些农户进行挨家走并起来。

这些农户虽然脑子比较活,能够走到村里其他人的前头,但是因为其本身的规模太这几年并没有挣到什么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难免心存顾虑,担心镇里扶持自己之后,万一要是赔了怎么办?

他们的这种顾虑被姜华看在眼里后,姜华并没有灰心和退缩。他知道,要想转变村民的这种观念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同样,也决不能急于求成。抱着这种想法,姜华一边做这些村民的工作,给他们讲解各地那些成功农户的先进养殖、种植经验,一边发动村里的干部也对他们进行劝解起来。

这个时候,大坝村的村主任兼党支部书记雷宇帮了姜华的夫忙。

对于雷宇,姜华早在开镇里二级干部会议的时候就开始重点注意了。在那时,姜华就觉得雷宇这个放弃回城机会甘愿扎根农村的村支书能够帮上自己的大忙。

果不其然,当姜华找到雷宇,并把自己的水产养殖计划和盘托出之后;雷宇这个眼光过人、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大干一场的村支书兼村主任立刻便对这个计划生起了浓厚的兴趣。在跟姜华进行了一番深谈之后。雷宇欣然点头同意,并表示要全力支持姜华的这个水产养殖计划。

雷宇本来在村里就具有很大的威望。再加上,他家里原本也小规模的养殖了一些水产品,在这种情形下,他一带头支持姜华的水产养殖计划。村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