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 (第1/4页)

粟广笙惊呆了,急切地问道:“对啊,实现这个联网功能并不难,电话线就可以。你的想法很好。”接着,他怀疑地说道,“可是,这个显示系统怎么做?”

郭拙诚现阶段还不能说用监视器、用电视机,毕竟太超前了一点,而且这个工作量还比较大,只能等以后再说。

他说道:“我们暂时用数码管,反正只显示一些阿拉伯数字就行。至于输入系统,我们可以设置几个固定的参数性能键。例如,我们按下标有‘x坐标’的按钮,接下来输入的数据就是有关x坐标的数字,指挥仪就会将其存放在x坐标所对应的存储器里‖样的,如果按下标有‘风力’的按钮,接下来的数据就表示风力等级和方向,前面两位数字表示风力后面两位数字表示方向。”

现在国内还没有键盘、没有鼠标的概念,郭拙诚暂时只能采取如此笨拙的办法来,等这个指挥仪成功之后再进一步改进。

郭拙诚虽然说的很简单,办法也不高明,但因为采取了后世的一些先进做法,在粟广笙教授听来简直就是先进得不得了,而且聪明的他稍微一想,觉得实现起来也并不很困难。

所有人都知道,有时候科技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只要有人点破,一些高深的技术就会变得很简单。很多时候需要的不是高深的开发,而是需要一个良好的创意。

粟广笙说干就干,他逼着郭拙诚和自己一起画起了原理图,功能框图。

他是功底扎实的计算机专家,也是微电子专家,往往郭拙诚只是说一个开头,他就立即明白了意思并寻找到了解决办法。

有时候郭拙诚甚至认为粟广笙早就知道这样东西,故意让他郭拙诚过来显一手。

只是涉及到80的电路设计,特别是外设电路设计的时候,粟广笙才没有那么精明了,才认真地看着郭拙诚设计,一副小学生求教的样子:“这样行吗?……,这样啊,好……”

让郭拙诚啼笑皆非的是,粟广笙教授拖着他呆在办公室呆了整整一天,连中间吃饭都是让他的手下打饭来的,直到深夜了才放郭拙诚回宿舍,而且临走的时候还一再嘱咐明天一定要早点到,尽快把原理拿出来。

回到寝室,同寝室的三个人都洗漱完毕准备上床睡觉了。看到他进来,柳援朝笑道:“郭拙诚,你丫的年纪到底有多大?我看你小子是不是谈恋爱了,还脚踏好几条船。”

连不苟言笑的匡国胜也笑道:“我们小郭肯定招女孩子喜欢,可不能脚踏好几条船哦。”

郭拙诚知道他们笑什么,肯定又是收到信了,里面肯定有不少女孩子的信。

不说他们寝室,就是他们班他们系他们学校,郭拙诚收到的信件都是最多的。特别是刚开学的那几天,每天都有大量信件过来,最多的一天竟然有五十多封,他们专业七十多号人的信加起来还没有他一个人的多,当负责收发信件的同学目瞪口呆。

为此,郭拙诚不得不将书桌的一个抽屉专门用来存放这些书信。

写信来的人极大多数是郭拙诚在补习班当老师时的学生,特别是考上了大学的学生。他们写信表示感谢,也高兴地汇报自己的大学生活,让郭拙诚分享他们的喜悦。

也有一些人是慕名写信来的,写信请教一些数理化方面的题目,这里不断有去年高考落选的,也有今年准备参加高考的。

除了这些人,写信来的还有舒校长等人、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以及京城的外公外婆、袁莉。

当然,写得最多最勤的是梁凉、舒巧,这两个女子每周两封信,雷打不动。开始的时候两人信里都有一丝怨念,埋怨郭拙诚将她们扔在京城,自己一个人却跑到了滇南省上滇南大学。后来她们才慢慢地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的学习,写自己周围的朋友。

这么高的写信频率,又明显是女孩子的笔迹,自然让同学们认为郭拙诚是在谈恋爱,虽然他这个年纪实在不是谈恋爱的年纪,但他们就是喜欢朝这方面想。

后来那个袁莉也加入其中,也开始每周两封信。而且这女孩显然不相信郭拙诚外公外婆所说的郭拙诚只有十来岁,在她的心目中,郭拙诚也就比她小一二岁而已,特别是他让印刷厂给她们高考资料的那一幕,以及他一个人打李国威那伙流氓的那一幕,已经深深印在她脑海里,她觉得他比自己还成熟,完全可以将他作为同龄人对待。

所以她的信中还真有那么一点点倾吐少女情愫的意思。

只不过郭拙诚现在没有跟她们暧昧的想法,每周一次回信都是很公式化,有时因为打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