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部分 (第1/4页)

用了寥寥几句话就把话语的主动权抓在他的手里,让自己只能跟着他的思路来。

可他知道凭自己的阅历和能力,很难扭转目前这个局面,如果自己主动提起那件事,虽然可以引起叶厉钦的追问,将主客位置调换过来,但谈话还是自己落了下风。

想明白这一点,艾哈迈托夫心里决定干脆以不变应万变,就跟着他谈下去后,到时候看谁到底撑不住气。不得不低下身段询问。

看着艾哈迈托夫只是喝酒不说话,最多就是附和着嗯一声,叶厉钦一下也变得郁闷了。如果是普通的谈判,他也许不会在意,再用话语牵着艾哈迈托夫走就是。时间长点没有关系。因为中国送一件大礼给自己是不是真的大礼还不知道,但他肯定知道中国必有所求,绝不会无缘无故送大礼给敌国,毕竟现在中国和苏联是敌对国家,都希望对方先倒下,或者希望对方多吃亏、多受灾。苏军真要遇到了天大的困难。中国幸灾乐祸还来不及,哪里会好心地帮助苏军解决问题。

既然是两国之间相互的,中国一样要从中得到好处,我干嘛着急,咱们就瞎扯一通算了。

再说,我叶厉钦是地方和政府方面的领导。与军队没有什么关系,苏军是好是坏完全不影响我的仕途。所谓苏联遇到困难要不是阿富汗出了事,要不就是潜行在海底的潜艇出了事,这些都在苏联的国界之外,与我叶厉钦更一点关系也没有,我只在旁边看热闹就行。说实在的,我还巴不得苏军出事。好让他们早点撤退回国,他们消耗的资金、占用的财政收入太多,苏联经济已经承受不了这么高的军费。

可是,叶厉钦却不能真的无限制地和这个中国间谍瞎聊下去,因为隔壁还有克格勃的特工在监听呢,谁知道这些本来就已经起了疑心的特工心里怎么想:你这么跟他瞎聊是什么意思?明知道大家都想知道急切中国送的什么大礼,你还这么磨叽,这么拖时间,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叶厉钦越想,越觉得自己主动让克格勃监听是一步臭棋。真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虽然自己不请他们监听他们未必就不监听,但他们总得有所顾忌,自己也可以任意发挥。

想到这里,他又有点郁闷又有点感激地看艾哈迈托夫一眼,郁闷是因为自己因为外界原因竟然熬不过一个小小的特工。无法将话语的主导权一直抓在自己手里,感激的是艾哈迈托夫用沉默的方式来对付自己,没有跟着自己闲聊,让自己及时醒悟。

他喝了一口酒,借以让心安定了一下,放下酒杯的时候,装出很随意的样子问道:“先生,你也聊了这么久了,也该说说你的来意吧?现在我们可不是休息的时候。”

艾哈迈托夫哪里知道叶厉钦脑子里转过这么多念头?他听叶厉钦的语气里反而说他在闲聊,真是指鹿为马,比特工的脸变得还快。

他瞪了叶厉钦一眼,说道:“我的意思其实你已经知道,何必问我。说实在的,我知道的真不多,如果你想知道谜底,请你马上致电中国大使馆,那里有人会为你解答。”

叶厉钦确实早就知道了那张纸上的内容,但他和克格勃的人一样,不知道那是中国人演的一出给克格勃看的戏还是艾哈迈托夫真的只知道这些内容。加上叶厉钦是苏共中央委员,他的身份很不适合立即跟中国大使馆联系,有点自掉身份。

叶厉钦打电话给中国大使馆可不是代表他个人,而是代表的整个苏联。即使艾哈迈托夫真的不知道具体内容,叶厉钦也不能这么急不可待地凑上去,那等于是给中国增加谈判筹码,也是暗示苏联现在有求于中国,必须有一段时间来缓冲。

他希望能从艾哈迈托夫这里得到一些具体的消息,至少能知道是军队哪一个方面、哪一个领域的事情,这样才能决定是不是主动打电话去。

想不到艾哈迈托夫还真的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不说,但结果都一样,那就是他叶厉钦必须找中国大使馆,时间等的越久固然可以表现自己一方自信,表现自己一方掌握大局不担心,但另一方面却给本来危险的事情变得更危险,特别是军方的时间最重要,有时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就能决定一场战斗的成败,哪里容许他们这些人无端地耗去宝贵的时间?

当然,这个时候克格勃内部已经高速运转,早已经跟军方联系是不是发生了重大意外,军方是不是遇到了很大的危险,是不是这个危险与中国方面有关。

确认艾哈迈托夫真的不知道内情后,叶厉钦就起身送客了。

当艾哈迈托夫走出叶厉钦办公室的时候,一个秘书模样的工作人员急匆匆地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