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 (第1/4页)

认识刘懿一年多来,刘懿已经无数次的迁就他,其中有刘懿姓格的原因,更多是刘懿之前一直有一种感恩的心态,认为是陈维政帮助了她,把她救出了火坑。陈维政知道,刘懿对他有报答之心,甚至不惜委屈自己,把自己隐藏在陈维政后面,生活在陈维政的身影里,她知道陈维政的强大,也知道陈维政的能量,有夫如此,更无他求。

陈维政也感受到,刘懿对他的拳拳爱意,甚至超越了对自己的爱,为了陈维政,她愿意做任何事。在清水,在那个陌生的母亲面前,刘懿落落大方,主动勾通,化解了许多尴尬,在黎卉面前,这个比黎卉年轻的嫂子,显得更成熟,更有魅力。

这一年多来,陈维政的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吃穿用再也没有自己*心,一曰三餐饭来张口,甚至冬天的棉袜夏天的薄袜,包括内衣短裤。第一次有了干净整洁的家,第一次有了家的味道,他喜欢这种味道,他留恋这个家,而这个家最重要的就是刘懿。

陈维政觉得自己完全无法离开她,才一定要她跟着自己修练,修练的路苦而漫长,自己这样强行要求刘懿做自己不一定喜欢的事,真是太对不起她。

陈维政看着刘懿,刘懿打坐中的越发沉稳,面露微笑,宝象庄严。陈维政心里暗下决心:得女如此,此生定不相负!

刘懿的这一次吐纳扎扎实实五天,陈维政也就在空间里扎扎实实陪了五天。按照空间里的时间与现实比较,刘懿这一次打坐吐纳,相当于在现实时间里打坐了五十天。

陈维政自己不敢吐纳,担心刘懿会出什么意外,不敢近扰,更不敢远离。无聊之极,只好把给刘懿准备的那一大堆古典神仙书籍从头到尾细读了一遍,再细细阅读那本《瓮长集》,最后才把精力放在那本无字天书中。

《瓮长集》是一本杂记,是一个宋代修练者的修练心得,全书毫无条理,兴之所至,笔之所至,一般人不看,也看不懂。陈维政在这本书里,找到了一些关于修练的基础知识,了解了一些专用词汇,更多的是感受到了修练者的寂寞无助与辛酸。

《瓮长集》的作者,是五代时人,与著名的陈抟老祖是同时代人,当时修练之风超盛,虽然成功之人屈指可数,毕竟有榜样在面前,因此这位作者也不甘落后于时尚,修练起来。他用了大量的钱财购得一料筑基丹,成功筑基,用了近十年时间进入通脉期,又用了十数年才捱过辟谷,最后在结丹期费了近百年时间,几近成功就功败垂成,后因元兵南侵,中原大乱,来到六盘,结庐于黄岩之侧,又是数十年,最后结丹不成,灰飞烟灭。在烟灭之时,留下了最后一段字:“残游人间百数载,虽无仙缘,亦近仙途。惜百数载唯闭关苦修,不阅世情,不察人间,宛若门启扉闭一曰而已,实为一憾。修仙亦修人,闭门修关,更胜闭门造车。”

再看无字天书,这是一套相对比较高深的修练功法,叫《青云诀》,是汉代的东方朔所创,汉末失传,没有严格的禁忌,是一套易于修练,易于结丹的好功法。

第一八五章 同喜同喜

第一八五章同喜同喜

国庆收假第一天,庆山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迎来了区杰和陈维政两对。

在一块住了快一年,终于想起应该持证上岗,严格的说这应该是一个进步,相比陈维直和罗建梅来说,这个进步不小。用区杰的话说其实他很早之前就想跟阮蕾登记,发现阮蕾和刘懿陈维政这三个庆山人思维中从来就没有登记这么一个概念,一来二去自己也忘记了,有时候甚至还会产生错觉自己已经登记了。

在婚姻登记处,一个五十岁的老阿姨严格按照程序办的手续,两对共收费18元,阿姨办完手续,才反映过来一个是团委的副书记,另一个是龙山电池的大老板。另外一对,刘懿虽然不出名,陈维政却是庆山的大名人。阿姨笑着开始出难题,说:想要结婚证,不难。要跟婚姻登记处的工作人员合影,这种名人,除了这次,这一辈子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来这里,想找合影的机会很渺茫。陈维政一听笑了,立即答应了他们的条件。

于是,四人成为了婚姻登记处的大道具,任意拍照,婚姻登记处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两把玫瑰,给阮蕾和刘懿捧着,还从宣传科找来一个超级发烧摄影爱好者充当摄影师。好在这些人都是人精,知道这样做让陈维政们心烦,因此努力营造环境,笑声不断,赞美不绝,让阮蕾们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将近半个小时的摄影合作愉快。

终于拿到本子,陈维政和区杰去车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喜糖、喜烟和喜饼交给阿姨,让摄影的人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