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部分 (第1/4页)

当陈维政告诉大家,就是这个太阳能板,价格上万,可以在两天内把电池充满时,全场惊呼:有了这一套,户外基本生命无忧。

一把枪,已经把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一起,以及之前那几个慷慨激昂的家长。

第二九一章 大江帮众

第二九一章大江帮众

学生们对枪,绝大多数停留在网络上和有关枪械介绍的书籍上,能与枪做零距离接触,机会不多。特别是龙山突击枪这种全新的家伙,更让学生们兴趣大增。

这时,陈维政拿出四盒龙山突击枪子弹,第一盒是橡胶弹,分发下去,给大家做个纪念。告诉大家,这也叫做和平弹,主要是进行内部矛盾处理时使用。第二盒是木质弹,也分下去,给大家看完之后留作纪念,告诉大家,这是可以打死人的,旧明村最早使用这个木质弹,长刀帮多少人死在这个弹下。拿出第三盒,石粉粘合弹,也分下去,给大家看完之后留作纪念,告诉大家,这不仅可以打死人,而且很容易就打死人。第四盒,拿出一颗,给大家看了看,没有分下去,很仔细的收好,告诉大家,这就是传说中的爆炸弹,有这么一个传说,说这个弹一枪过去,不用再火化。

这四种弹出现的程序是这样的,最早出现的是爆炸弹,然后是橡胶弹,然后是木头弹,然后是石头弹。为什么是这样一个程序,说明什么,谁回答。

一个男生举手,陈维政示意他回答。男生认为,武器的出现,首先是追求最大杀伤率,因此,这个枪的原配就是爆炸弹。橡胶弹的出现,应该是对爆炸弹进行反思后出现的产品,爆炸弹的恐怖力量不仅让敌人害怕,甚至使用者也害怕,所以才出现这种橡胶弹。

这时,一人女生举手要求发言,陈维政示意她说话。女生认为,橡胶弹的出现,并不是爆炸弹的恐怖力量使然,而是解决国内社会矛盾的需要,有时候出现人民内部矛盾时,不能动不动就把对方打得火化都不用,那只能激发矛盾,造成更大的冲突。至于国际对抗,橡胶弹并不适用,最少也要采用木头弹,后来认为用木头破坏环保,才转用石头辗粉粘合,这个石头辗粉即环保又低价,原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这么说:发明石头弹的绝对是天才。一定是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

对于该女生的意见陈维政很赞同,但是对她的最后一个观点予以否决。告诉大家,提出使用石粉弹的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科学家,是一个普通的文科生,完全是使用过程中的经验总结。这个人的名字叫区杰,庆山军事实验区的常务副主任。

区杰这个名字,学生们也一点都不陌生。

又到了陈维政提问题的时候:到底是攻关的科学家重要,还是突然冒出灵感提出这个方案的人重要。也就是问:是从烧水壶找到蒸气机原理的瓦特重要,还是真正把蒸气机弄成“万能的原动机”的瓦特重要。

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执其理,陈维政并没有一一评判,只是微笑着看着他们,最后说:“今天在坐大多是文科生,都是所谓的理论家,也许你们成不了真正把蒸气机弄成“万能的原动机”的瓦特,但是,你们完全可以成为从烧水壶找到蒸气机原理的瓦特,社会的秩序需要我们维护,社会的发展同样需要我们去创造,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这么多,下回如果有机会,我带大家去实地打打龙山2015。”

在全场掌声中,陈维政收拾好金属箱,走下讲台。

谢绝了楚阿姨的午餐安排,陪着莫老爷子去了新城路一家大江帮帮众开的漓水菜馆吃饭。莫老爷子还真是为了喝酒而吃饭,大江帮从上到下都知道莫老爷子的脾气,最喜欢人去敬酒,菜馆老板一个电话出去,大江帮有头有脸的齐齐到场。

这些人也已经养成习惯,先来的先进去,敬完酒寒喧两句就走,今天也准备一样。第一批进去的两个人,一个是西江工贸的老总古学雷,一个是鑫鼎百货的老总夏雨。后面还等着几个人。

问题是这两个家伙进去了半天没有出来,外面的人急了,一窝蜂冲了进去,奶奶的,这两个已经差不多要醉了,对手是个年轻人。看到这一大帮进来,老爷子乐了,指着陈维政向大家介绍,这是莫丛的好兄弟,古宜龙山的陈维政。

陈维政这个名字,平南大江帮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之前的龙山大厦冲突,也是通过陈维政巧手化解,整个大江帮都欠着他的情。在这样一个场合见面,大家深感意外。难怪前面两个会这么快就被办灭,原来是遇到了传说中红河头一号酒仙。

大家团团敬了老爷子一杯酒后,菜馆老板在外面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