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部分 (第1/4页)

,因为他的反对,所以也有可能会进不了第一集团,有传言说,他进入了第一集团会给回购古宜龙江的拳头企业造成妨碍。”

“呵呵呵呵!”陈维政笑着说:“企业是死的,真正主宰企业的不是设备,不是机械,是人。回购机械设备容易,回购人,难!柳部长理解这一点,其它人不理解这一点,分岐是难免的。蓝省长应该也要退二线了吧!他也快六十了。”

“听说他会去省人大养老,当主任,你那个干岳丈也会去省人大养老,副主任,他们都是快六十的人了,现在上面最怕的是,张志和退位养老后,你那个便宜小舅子张正平会退向新明国。现在在国内,谁都知道,只有他才能从你那里弄到电池的原材料。”

“正平迟早会过来帮我,至于电池原料,如果有必要,我会继续提供,如果双方不愉快,就只能提供成品了!”陈维政说:“我对国内的政治不太了解,特别是官员的任免和提拨更不清楚,只知道如果环境宽松,大家心情舒畅,如果环境严肃,大家就内心紧张。龙山电池厂会在这两天搬来新明国,这两年,因为六大家一闹,龙山电池厂一直都不景气,换个环境,应该会好一些。”

“搬到哪里?”

“龙光市。成为南六省的支柱产业,产品将通过国贸进入国际市场,龙山电池厂的老员工以各人自愿,愿去则去,不愿意去的,就回家务农,现在他们种石斛的收入比在电池厂高出很多,去电池厂打工完全是帮忙姓质。张得春统计了一下,只有不到五十人跟去新明国。”陈维政说。

“已经定了?”肖光远问:“这可是龙江企业的孵化器,是古宜腾飞的源头。你这可是釜底抽薪。维政,你为什么要搬走这家企业。”

“因为我们也得到消息,换届后的政斧会对这些企业进行重点防护,所以争取在换届前把一些重要企业搬走。据可靠消息,柳部长肯定进不了第一集团,他自己也说,既然进不了第一集团,不如直接退休。我已经答应他,作为安慰,在安达曼海送一个小海岛给他,让他在岛上做鲁滨逊,肖伯伯我也可以送给你一个小岛,你也可以在岛上做山大王。”陈维政说。

“这个想法好!我赞同,每人你再送一架空中吉普,大家串门方便。”肖光远说完大笑。他退休两年,已经有了退休者的觉悟。

放下肖光远的电话,陈维政陷入沉思,国内每一次换届,都不亚于一次政变,这次换届,不知又会有个什么样的结果。还是先做准备,防患于未燃吧!

迁走龙山电池厂并没有大张旗鼓,而是张得春带着愿意去的那批人先期来到龙光市,在龙光市建立了一个更成熟更规范,现代化程度更高的电池厂,生产与目前龙山电池厂规格完全一样的的民用电池,120V150AH的民用电池。什么时候古宜的龙山电池厂一关门,就算是搬迁完毕,那边的设备全部当废钢铁处理,土地和土地上的建筑,全部交回给龙山陈村。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边龙山电池厂刚刚行动,国内就得到了明确的消息,刘德厚打电话给陈维政,陈维政的回答很明确,明年是国内的换届年,换完届的政局怎么样,谁也不清楚,把电池厂迁出去是合理的风险防范,这完全是企业行为,跟政治无关。

刘德厚身在局中,很明白明年的换届将是一个什么局面,上层博弈的结果,对红河极为不利,自己如果命好,会去中央主持某部的工作,如果命不好,也许会直接发配到部级企业去领饭票。红河会完全收归中央手中。

对于陈维政把骨干企业迁走,刘德厚是很理解的,只是如果全部迁走,势必造成与国内新一代领导的矛盾,新明国与中国的蜜月期也将结束,而曰益强大的新明国与中国之前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刘德厚不敢设想。自己的下一步,变数很多,也许上面会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专门与新明国打交道的人,也许干脆就把自己挂起来,成为新明国的人质。无论怎么样,自己拥有新明国国王这样的内侄,国家对自己的任用不会有太多的重用这是必然的。想到这里,刘德厚惨然一笑,自己才五十岁,正是成熟干练,风华正茂之时,就这样退居二线,真的心有不甘。

这时刘德厚心里又冒出一个念头,龙山国贸会不会也移往新明国,这是红河进出口市场的利税大户,随着任国安的退居二线,任随会不会也把企业迁向新明国?思虑再三,刘德厚给出一个正确的判断,龙山国贸肯定会离开,因为他现在代理的东西正在向新明国转移,一旦他所代理的产品离开了国内,他也失去了贸易的基础,还不如去新明国,专门把新明国的产品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