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 (第1/4页)

“咱们的茶叶。卖的最好的虽然是翠茶,不过这也是因为其他茶叶数量太少的缘故。”翠儿拿着钱夫人从镇上捎回来的账本,细细看着茶叶铺子里头的销售情况,作为当过白领的翠儿,略懂些数据分析,将账本上的销量情况细细的看了一下,想要从里头找出应该炒制什么茶。

“嗯。确实是这样,咱们去年各色的茶炒制的都不多,现在手里头留下的也就那一星半点儿的,钱大哥可不敢多卖。便是咱们拿过去的那些茶,他还留了一半儿在手里头不敢都销出去。”连青山如是说道,现在铺子里头的销量不旺。并不是没有人喜欢茶的缘故,而是因为自家铺子里头货源不足,不敢放开了卖限了量的缘故。

翠儿炒制的茶叶,第一批只给钱掌柜拿过去了一半儿的量,还留了一半在手里头。而钱掌柜也怕茶叶卖得太快很快销掉了库存,便故意标高了价钱,把茶叶屯在手里头一些,免得把店卖空了。

“早春的茶尤其是清明节前,滋味都比夏茶好得多,咱们这茶山上的茶品种好味道也好,可不能浪费了,要不咱们就把这第一批的茶制成银芽吧,这样滋味浓厚却不失天然,最不会浪费这茶的好。”

翠儿第一个念头想到的就是银芽,银芽是用鲜嫩碧绿的单芽,经过简单的晾晒烘烤制成的清新茶种,介于白茶和绿茶之间,因为不经过杀青揉搓这些工序,能够完整的保持住茶芽上的细小绒毛,茶叶制成以后遍披白毫、挺直如针。

这银芽就如翠儿前世喝过的白毫银针,但翠儿不想冒冒然用了这响亮的名字,想到这茶叶冲泡以后,会有不少的茶叶悬浮在杯子中,仿佛是根根直立的银针一样,又仿佛是银色的茶芽在杯中绽放,因此将其命名为银芽。

“也好,就制成银芽!”连青山听了翠儿的解释,只觉得这实在是再好不过,忙不迭的应了,因为心疼翠儿的身体,说什么都不让翠儿下地,第二天一大早便背起了箩筐上山采茶去了。

因为茶山里头又有温泉又有茶树,连青山和翠儿心里头觉得这茶山是自家的秘密,从茶山上采茶的事儿,便一直是亲力亲为的,并不会假别人之手,如今虽然翠儿在家坐月子,这个惯例也没有改,只是采茶的人变成了连青山而已。

好在茶树并不多,连青山每隔几天去采上一两个时辰就好,并不费太大的力气,而茶青采回来以后,因为只需要简单的晾晒烘焙,并不需要费力耗时的揉捻,连青山在翠儿的指导下便能完成了。

翠儿在家里头坐月子不能出门,连青山也不愿意离开翠儿太久,除了必须的出去上茶山采茶的时间以外,开垦山地之类的事儿,连青山便让连青河还有松枝来负责了。

联系了村里头的几个男丁,一干人等按照连青山的意思,将平缓的山坡开垦出来,成排的种上去年采下来的茶树种子,那些山上原有的果树什么的,也按照之前的规划被慢慢的归拢起来,该移栽的移栽,该砍掉的砍掉,一时间连家山头忙的是热火朝天的。

因为有了连青河和松枝的张罗,连青山每日里头只需要上山一两趟看看进度,指点一下哪里做的对,哪里做得不对,剩下的时间便可以好好的在家里头陪着翠儿就行了,等家里头明前的银芽茶积攒了不少了。这才送到了镇上去。

翠儿还在月子里,一心扑在刚出生的孩子身上,虽然在钱夫人来自家看望的时候会出些经营的主意和意见,但却是从来没有强行干涉过钱家的铺子。这样的做法不单是自己轻松了。也让原本担心翠儿会仗着供货之便插手铺子经营的钱掌柜放下了心。

“翠儿,你今天精神头儿咋样?”连青山一大早去山上看了看,山上的乡亲们干活干的仔细,山上的茶树长得也不错,见没什么大事儿连青山就回来了。

“挺好的,孩子们刚吃了奶睡下了。”翠儿正靠在炕头整理衣裳,这天眼瞅着暖和起来了,过不了多久就到了穿单衣的时候了。

翠儿去年怀孕的时候,虽然将全家大小的衣裳都准备了些,但并不够穿整个夏天的。一来去年的衣裳旧了,二来孩子们的衣裳也会有些小了,再加上还有新出生的两个小娃娃,翠儿便整理着看看还缺什么少什么,好赶紧做出来。

“翠儿。我不是说了么?你现在做针线呢,可别费眼睛。要是少衣裳,咱们让娘、木嫂子或者是春竹婶子帮忙做两件儿就完事儿了,你可别不听话又自己做,伤到了身子以后咋整!”连青山看着翠儿在弄衣裳,忙不迭的说道。

“好啦,我知道了……山头上咋样?今天可累着了么?”翠儿微微笑了下放下手里头的活儿。被连青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