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1/4页)

“你又不是不知道县里的情况。”肖国华问道,“上次不是也有人来闹吗?他们是怎么回去的?”

苏东林尴尬地说道:“我也不知道那个小郭是怎么劝的。”

肖国华没好气地说道:“你也太官僚了吧?继续让他全面负责啊。”

苏东林回答道:“我这几天都安排他在做这几件,可他也劝不动。我……我都怀疑上次闹事的那些人是不是他给鼓动来的。”

肖国华冷笑道:“我看你既没有政治头脑也没有普通的智商。他为什么要鼓动农民闹事?他是主管信访工作的,真要出了问题他推卸得了责任?他鼓动农民闹事对他有什么好处?再说,你也太高看他了,一个小青年才参加工作几个月,又是在一个闭塞的警务室干联防队员,他有能力调动那些人?那我倒还怀疑他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本事。你不要人云亦云,什么都不想。”

苏东林被肖国华批评,心里很不服气,忍不住说道:“可他也不可能有特殊本事吧?还不就是信口开河答应给那些人钱?反正他不是当家的,答应之后没钱的话,那些人又不会骂他。到头来处理这事的还是我这个冤大头。”

肖国华严肃地批评道:“你有没有当一把手的觉悟?你怎么这么耍性子?既然是一把手就要为了你梅山镇的事任劳任怨。这个位置当时是你主动提出要坐的,也是做了不少工作才落实下来的。”也许感觉自己的话说得太重,肖国华换了一下语气,说道,“你不要把小郭的思想境界想得那么低。他做事还是踏踏实实的。……,他向你仔细汇报上次他是如何谈判的没有?”

“没有,不过……,是我没有让他汇报。我不相信他能有什么好办法。巧媳妇难成无米之炊。”苏东林说了一句老实话,他也不得不说老实。否则肖国华来一句你说说他的办法,然后再加一句:就按他的办法办。那苏东林就只能傻眼了。

肖国华差点为之气结,过了好一会才说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先了解一下小郭当时是怎么做的,然后向我汇报。要不,干脆让小郭跟我说。就这样,你马上让他给我打电话。”

苏东林绝对不相信郭亮能想出什么了不起的高招,挂了电话之后马上给郭亮打电话,要他立即回书记办公室。

接到电话,郭亮从农民中挤出来,急匆匆地跑回办公室。苏东林看见他后,说道:“县委肖书记想了解一下你上次处理闹事农民的事,你跟他好好说说。不许吹牛,态度诚恳一点。”

(感谢残梦空恨的大额打赏)(未完待续,)

第117章 (上位的契机3)

郭亮心道:还不是因为你想耍赖,如果按以前我的办法来做也许就没有这种事。你不给农民一点希望,只知道恐吓,谁会听你的?

他点了点头,说道:“好吧。”

苏东林站在旁边,看着郭亮把电话接通。

肖国华和郭亮只寒暄了二句,就开始转入正题,郭亮回答道:“当时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就是给了他们一点希望和一个承诺。当时他们看到我们镇里真的没有钱就走了。”

肖国华听了郭亮的话,心里觉得有点好笑,问道:“什么希望,又是一个怎么样的承诺?”

郭亮说道:“现在我们镇里可以说是一穷二白,而最近二年的财政收入又基本没有结余。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原来乡镇的那些房屋、固定资产和地皮。按照苏书记的要求,我将财政收入和那些固定资产综合起来考虑。我答应他们先把那些固定资产和地皮折价支付那些欠款,等我们镇里财政有钱之后再赎买回来。这样一来,他们的钱总有回收的一天,即使没有,也能从固定资产、地皮里收益一点。这比单纯的用财政付款,或者单纯的用固定资产支付好得多,也安全得多。所以他们就勉强接受了。”郭亮说话的时候,把旁边的苏东林顺带夸了一下。

肖国华认可地说道:“这个方法倒是不错啊,采取将来赎买的办法。那固定资产怎么折价?将来又按什么价格收回?”

郭亮老实说道:“因为这几天镇里的事情多、时间很紧,我们还没有和他们认真商量。我只要求那几个老板先写出一个方案交我们镇里,然后再讨论。”

肖国华认真地问道:“到底是你没有向领导汇报,还是领导不同意你的意见?时间再紧也应该把这件紧迫的事处理好啊,现在你们镇里还有什么事比这件事更重要?”

郭亮哑口无言,只好以沉默来代替。

肖国华显然也理解了郭亮的为难:顶头上司就站在旁边,总不能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