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 (第1/4页)

但当他坐上副镇长的位置之后,他才发现满不是这么一回,要他处理的事情非常之多:水利设施的检修、农药化肥的调集、马路养护的督促、农民贷款的关注、农户纠纷的处理……

他感到最难办的是处理那些政府各部门打给农民的各种白纸条,有卖粮食的白纸条、有卖棉花的白纸条、有卖蔬菜食品烟酒的白纸条、有务工干活的白纸条、……,有的白纸条还是好多年前开出来的,当时的经手人基本不在镇里的,有的调走有的退休有的在这次撤乡并镇中下岗。

那些可怜的农民拿着它们来找镇政府要钱,而且他们都能说出令你心酸不已的理由:孩子没钱交学费学校不让进教室、年老的父母等这笔钱去治病、房屋计划好多年要修建了可就是没钱……。看着他们眼泪婆娑的,一脸的乞求,郭亮除了在心里大骂以前的那些王八蛋官员外实在拿不出更好的措施。

因为账上没钱!而且他分管的部门还在陆续向外打白条。他专门到财政所看了有关帐目,一个镇能动用的流动资金竟然不超过一万元。

如果说拿不出钱来兑换农民手里的白纸条还只是心情郁闷,感到自己这些官员对不起那些含辛茹苦的农民,而当一些村拿出一张张报告要求修缮已成危房的校舍,整修出了险情的水坝时,郭亮才知道以前的镇长、镇书记是如何坐在火药桶上的。

对于学校危房,郭亮还没有多少切身感受,只在电视里看过校舍倒塌导致学生死亡受伤的镜头。现在很多村级小学的学生很少,教室里都坐不满,实在有危险的校舍可以废弃不用,让学生们挤到安全的校舍去,修缮校舍的问题不是很紧急。

但郭亮对水坝的感受可就不一般的深。夏天的时候,就因为一个水坝崩溃将一手扶拖拉机上的人困在洪水中,如果不是他和朱柏良冒死相救还不知会出多大的惨事。直到现在那里的人还在念着他和朱柏良的好,直到现在郭亮还对那一幕心有余悸,如果再发生那种事他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有胆量再去救一次人。

村里的那些水坝都是在二十多年、三十多年前搞大集体时农民集体修的。它们为当地的农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以说没有它们蓄水,那些山区就不可能有良田,农民最勤奋也不可能有饱饭吃。但是,自从将土地分到单个的农民手里后,集体的水利设施就没有人理了。单个的农民只知道使用它们,没有一个人愿意拿出钱来修缮它们。很多地方重新出现了雨天大涝晴天大旱的原始状态,以前花了无数人力物力修建的水利实施一天天变成了垃圾。

只有那些大规模的、影响几百上千农户的水坝才有专门管理人员,但也仅限于定期检查小规模整修而已。实在危险了,水利部门才拿出一点钱来请相关公司来修缮。而这些公司大部分都是私人的,而且无论是属于谁的公司,他们承包大坝修建任务不是为了让大坝如何服务于村民,而是考虑的如何赚钱,如何赚更多的钱。以至于出现年年投资修大坝,大坝年年出问题。加上这些承包商贿赂了相关的管理干部,官商勾结之后反而将大坝变成了摇钱树,绑架村民生命安全来跟政府要钱。

(感谢天下有神、czm100、棋天大圣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未完待续,)

第145章 (县委书记的拉拢)

郭亮稍微了解了一下全镇的情况,发现新成立的梅山镇今年竟然有十四处大小水坝需要维修,其中五处大坝必须马上维修。夏天出事的那个垮了的水坝更是需要巨额的资金来重建。

郭亮看了相关资料后,他心底里甚至想喊出一句“人民公社好”的话来:大集体的时候几乎不要一分钱就能办成很多事,可现在没有十万几十万元别想把一个水坝修好,没有钱几乎都不能动手。最让他难受的是,这些好不容易从上级争取来的拨款至少有一半要落入承包公司的腰包,因为这些公司要发工人工资,要交各种税费,要有利润落入公司股东口袋。

没办法,郭亮只好带着镇财政所、镇土地管理所、镇水利委等单位的领导讨论研究,然后拿着整理出来的报告找县领导、跑县直机关。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钱!

显然,上级那里的钱也不是那么好要来的。郭亮带着几个二级机构的领导在县里转悠了好多天,听得最多的是抱怨,看到最多的是那些人拿出来的各乡镇要钱的各类报告。

当然,郭亮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请县里的领导吃饭花掉了不少钱,但也认识了县里不少的人,很多县直机关的领导看到郭亮年纪轻轻就成了一方诸侯,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同时也知道现在县委书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