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 (第1/4页)

台上,而真正的局长坐在台下。

郭亮似乎也没在意这些,而是对其他人问道:“现在项目已经定下来了。各位说说如何筹集资金的问题。现在我们局里的账面上好像还有几百元,欠的债有几十万。局里本身是没钱了,大家群策群力,将项目第一步所需的三十七万凑出来。”

郝永吉第一个发言:“这还不好办?县里马上就要财政拨款了。把那些拨款全部给我们就行。”

人秘股股长王晓东马上反驳道:“不可能!所有钱都给你们了,我们吃什么喝什么?房屋要不要维修,车辆要不要维修,办公用品要不要买?现在其他局的中层领导都有了手机,我们局只有局领导才有。今年总该买几台吧?还有,郭局长新来的,他的办公室那个破样子,早就应该装修了。这些钱谁掏?那些要债的人来了。谁负责接待他们,我们怎么回复他们?”

王晓东瞪着眼睛一句句问下来,几个对郝永吉不满的人也是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

赵云宇似乎火气更大,也不管这个师傅怎么咬牙切齿,而是大声问道:“郝永吉,你是局长还是郭局长是局长,你坐在上面好意思?”这是一种变相的阻拦,不希望将所有拨款往郝永吉身上拨。

郝永吉这才发现自己坐了不该坐的位置,尴尬地笑了一下,说道:“呵呵。看来这个位置还真不好坐。”说着,很快站起来走了下来。看他大大咧咧的样子,大家都笑了,就是韩长江也忍不住笑了。

一个干部说道:“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来,实在很困难。现在唯一的就是将以前用于吃喝、用于招待的钱交给养殖公司。”

看到一个个畏难的样子。郭亮心里很是奇怪:庆阳湖水产发展公司敢开口七十五万,韩长江那么积极支持,怎么养殖公司才投资三十七万,这些人就这么为难呢?

他对韩长江道:“韩局长,你的意见呢?大家似乎对庆阳湖水产发展公司投资七十五万都没有这么困难。”

韩长江老脸一红,知道郭亮这是将他的军,心里不由一阵恼怒。嘴里说道:“办法无疑是有,但也不外乎银行贷款、挤用财政拨款、个人集资,当然还有我们局领导的个人能力了,以前都是局长自己或者带我们这些人到上级去讨。每年多少从县里从市水产局能讨一些过来,十几二十万的不等。”

郭亮很干脆的说道:“既然如此,那养殖公司的三十七万我来解决。大家就不要浪费脑细胞了。我现在还有一个事情请大家讨论一下。就是机构改革的问题。我认为局里技术股和渔业技术推广站的职能有重叠,庆阳湖水产发展公司和水产公司也有交叉,大家议一议,它们是不是有合并的可能?合并之后和现在的情况孰好孰劣,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我的想法是将它们分别合并。然后成立一家鱼产品深加工公司,挖掘鱼产品的潜力获取更的利润。如果有可能能甚至可以成立一个销售公司,专门收购鱼户的鲜鱼、鱼产品对外销售,以期彻底改变我们水产局的困境。让我们职工的经济多少宽松一些。”

会议室的人一个瞪大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郭亮。如果说那三十七万由郭亮一人凑集让人惊讶的话,那这么大的机构改革无疑让人无法想象。想起郭亮开始所发的宣言,大家心里都以为郭亮真的要烧一把大火了,一时间都不知道如何发言。

对于三十七万投资,郭亮确实不怎么放在心里。因为县委书记肖国华已经答应给他二十万的支配权,这下一下子解决了多半,反正他现在也不想买车,真要买一辆新车好车,还不被职工指着脊梁骨骂?坐在车上也也不舒服。

其余的部分可以从财政拨款里解决十万,问题肯定不大,因为以前有先例。至于从县里从市水产局去讨钱,郭亮相信自己多少能讨一点来。即使不找关系,以前的老局长能讨十几二十万,按惯例自己过去也能要一点,最坏的情况是比以前的老局长要来少一些而已。

郭亮现在也算在官场上打滚了一段时间,知道官场上的人最讲究的是平衡,最不会做的就是走极端。除非市水产局的领导对郭亮有仇,县里的领导对郭亮恨之入骨,否则的话不可能去年额外拨付水产局十万,今年突然不给了,至少会给一半。

机构改革的事,郭亮也知道不可能一蹴而就。他现在之所以抛出来,就是为了今后讨价还价的,并非真的想马上动手。他知道自己将投资放到养殖公司后。庆阳湖水产发展公司的牛望山和副局长韩长江都会不服气,肯定会用各种方式闹名堂,将影响局里的工作开展,也可能影响郭亮慢慢树立起来的威信。那么干脆给他们来一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