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 (第1/4页)

断地如玩魔术似地掏出来再飞到他人的手里。郭亮好几次都认为他身上没有烟,但有其他学员过来找他的时候,那种白色的小棒棒又神奇地出现在他手里,一支支撒给他们。

他还听说梗志豪多次在打球休息后邀请打球的、看球的一起到外面吃饭、喝酒。他已经拥了一个不小的圈子。

另一个人缘不错的就是孟俊杰,只不过围着他转的人大部分是外面的,这些人脸上永远呈现的是一种巴结的笑容,这些人围着他的目的,所有的人都清楚。孟俊杰在这些人面前表现依然是却有点倨傲,就如郭亮第一次和见面的样子。孟俊杰的人缘不是靠他的亲和力和个人魅力得来,而是靠他的权势得来,准确地说是靠他父亲头上那顶省交通厅厅长的官帽。郭亮来的时间不长,就有人传言这个交通厅厅长将可能在不久之后升为副省长。

郭亮不动声色地想:“吴卉的爸爸好像现在是管交通、工业这一线,如果孟俊杰的父亲升为副省长,那吴卉的爸爸是往上升还是将交通这个最有油水的行业交给孟俊杰的父亲?”

至于那个支部书记曾靖国,看起来没有什么人缘,几乎没几个人跟他说话,人也长得猥琐,一双眼睛到处乱瞧,郭亮开始很奇怪他是怎么被选上坐到这个位置的。

没有几天,郭亮就融入了这个集团,无论男女都对他比较关照。问问题还是借笔记,只要他开口大家都会借给他。就是那个猥琐的书记也对他不错。和蔼地询问郭亮参加工作的经历,询问他一些工作上的事。对他参加工作几年就到了正科级职务,很是佩服。

在党校学习,学员相互之间并没有什么太多的竞争。班干部基本都是学校指定,然后进行等额选举。当不当干部对将来的仕途并没有多少影响,完全不像一些小说里所写的那样,上级领导会很看重在党校当班干部的资历,学员为了当上班干部还要挖空心思怎么讨好同学,需要请客送礼来拉选票,以及什么学员在党校里写好一篇论述作业就能平步青云。

这些都是扯蛋,想升官想进步还得老老实实回自己的单位,由自己的领导、原来的组织来决定。或者来党校之前,组织上就已经决定了学员的走向。党校只是一个充电站加油站。只是提高学员的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的地方。

当然,也不排除有时候省委领导来学校视察,脑袋一拍从里面抽几个人充实到一些部门。但那几乎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其几率和中五百万的*彩差不多。只不过如果老师或同学推举某个人当班主任,这个人肯定不会拒绝。不会让任何人认为他无当班干部的能力。

虽然省委党校几乎完全不同于郭亮以前上过一小段时间的县委党校,但他大学毕业的时间并不长,当了这么长的干部胆子也大,所以他很快就适应了这种学习生活,也不惧和大家一起就某个课题进行公开辩论,不惧发表自己的见解。

他发现在党校里一些老师的思想比较激进,对社会上一些阴暗面抨击得很厉害。其语气甚至比一些市民还激烈,在他们的嘴里,似乎大多数官员都是贪官是庸吏。郭亮不知道这些老师是真的刚直不阿还是因为心里阴暗或者是有牢骚。在讨论辩论的时候,出现一个怪现象,就是老师怪话多,反倒是学员一本正经。他们分析问题基本都从事实出发,不故意夸大更不危言耸听以吸引别人的注意。学员们颇有的不管狂风暴雨,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慨。

开始的时候,郭亮对这种老师“思想落后”,学员“思想积极”的现象很有点不解。心道:如此落后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岂不更落后?党校培训的目的不完全反了吗?

但他仔细思考之后就明白了:首先从老师本身来讲,老师的思想境界高不高,别人并不会把他怎么样,说的偏激一点,人家还可能说他能坚持自己的意见有铮铮铁骨,即使出什么问题也是小问题,批评之后还是老师。从党校的领导和组织来讲,这些老师再怎么落后,他们肯定不敢违法乱纪,不会鼓动学员贪污受贿以权谋私。只要把规定的课程教授好,让学员学好知识目的就达到了,更何况老师某些落后的话对学员何曾不是一种劣性刺激,何曾不是在敲警钟?

学员之所以比老师的思想还积极,是因为这些学员或者已经是一方诸侯,或者是将成为一方诸侯,如果他们在党校表现出思想落后或者说出不恰当的话来,绝对会影响他们的前程。他们可不敢拿自己的仕途开玩笑,不敢跟着老师说怪话,也许那些看似偏激的老师是在钓鱼呢。

能够参加省委党校培训的都是一些聪明人,谁都不会拿自己的政治生命来逞口舌之乐。所以讨论的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