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1/4页)

阳光下真好。你既然选择读书,那就和这个黑暗社会完全脱离,争取在阳光下生活。”

王桥道:“这话说到我心坎里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不能和黑社会沾边。”

谢过孟辉,王桥步行回家。

一件有可能恶化的大事被轻轻松松地消于无形,王桥既高兴又感慨万千,经过此事,他深切地感受到作为底层小民的无奈,个人武力在强大的社会组织面前显得格外渺小。走到院门口,王桥心道:“我真笨,早就应该想到让孟辉出手,我也不惹这么多麻烦。”随即又想道:“一介小民任人宰割,毫无反抗能力。我一定要考上大学,踏上这个台阶进入上层社会。”

进屋看到晏琳留下的纸条,王桥心情莫名低落起来。平心而论,晏琳从相貌、性格、学识到家庭皆很优秀,他已经敞开怀抱接受了晏琳。可是“接受晏琳就是对吕琪的背叛”的想法如毒蛇一般盘踞在脑海里,他痛恨自己用情不专一,有了新欢就忘记旧颜,甚至怀疑自己的人品。

转念之间,他又想起吕琪拍打男子的亲密画面,这个画面如刀凿斧切的印在脑海里,随着时间流逝没有淡去,反而越发地清晰起来,刺得五脏六腑难以言明地疼痛。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任香烟慢慢地燃,王桥默默地背诵着自己最熟悉和喜爱的古诗。

早上,王桥打开底楼车库,将存放于其中的摩托车取了出来,擦拭干净以后,骑着摩托先到省政府家属院。看过姐姐与小侄儿以后,再骑着摩托车回静州。

摆平了被黑社会威胁的麻烦事,王桥开始全身心地为高考进行猛烈冲刺。他每天学习时间超过了十四个小时,疯狂的学习让其体重迅速下降,脱掉外衣会看到清晰的“排骨”。晏琳留下的四袋山南奶粉和五盒太阳神口服液成为支撑王桥身体的精神武器,每当喝下洁白的奶粉和透明的口服液,精力似乎又重新回到身体里。

刘沪心理负担颇重,在高考冲刺前夕,出现了严重失眠症,整夜睡不着觉,白天上课直打瞌睡,头发变得枯黄,憔悴得如老了十岁。

1995年5月1日,这是劳燕分飞的恋人永远会感谢的日子。3月25日,国务院重新发布修改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将每周工作时间改为40小时,即实行双休日工时制,从5月1日起实施。

新工时实施以后,王桥可以选择在周五离开静州,在周日中午回到静州。每周例行的补习时间改在周日下午。

晏琳格外欢迎这个条例,周一就给王桥写信,问他周五是否到山南。接过信以后,王桥产生了给晏琳买一个数字传呼机的念头,但是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从广南看守所出来以后,给吕琪打了无数次传呼,始终没有回答,让他对传呼产生了心理阴影,宁愿就用通信的方式与晏琳联系。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三章梦境

到目前,王桥给三个女人写过信。在给初恋女友杨明写信时,他激情澎湃,每次都写下长篇大论,谈爱情、谈理想、谈人生。在给吕琪写信时,他总有述不完的相思之情,但是篇幅不会超过两页。如今给晏琳写信,只有薄薄一页,开篇直接谈事,约定见面时间。

不同的写法代表不同的人生阶段和人生态度。

晏琳极喜欢王桥的信件,每次收到信后,都要反复阅读,然后小心翼翼地收藏好。她觉得这些信件就如上天赐给自己的礼物,值得永远保存。她脑中经常会闪出那个叫吕琪女子娟秀的字迹,就尽量用“过去就让他过去吧”来安慰和鼓励自己。

星期五下午,晏琳离开学校,来到省工业园区父亲暂居的房屋。她准备先陪着爸爸吃饭,然后想办法进城。

省工业园区是一片大工地,红旗厂临时办公室位于一座小山坡下面,在一片黄桷树下建了一排平房,最中间那一间就是父亲晏定康的办公室。他奇怪地看着女儿,道:“今天怎么到这里来,有事吗?”晏琳看着胡子拉碴的父亲,道:“爸,这周开始实施双休日,你忘记了吗,不回静州?”

晏定康拍了拍额头,道:“我忘得干干净净了,这里事太多,实在走不开,你妈估计也来不了。还没有吃饭吧,到我们简易伙食团吃饭。”

平房东端是简易伙食团,摆着四张大圆桌,桌上有几大盆菜,有肉有鱼还有蔬菜,每桌七八个人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气氛融洽。吃饭的人都是红旗新厂筹建组成员,他们从静州的大山沟来到了山南工业园,对新厂充满期待,心气顺,干劲十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