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1/4页)

杜建国在军训前被认为百分之一百要昏倒和翘课之人,谁知他一路跌跌撞撞走来,完整地坚持了下来,一身肥肉没有减掉一两,反而因为食量大增而增重五斤。

身体素质出色的王桥被任命为十七连一排副排长,并在队列练习时担任旗手。军训结束时参加汇演,他举着红旗的身姿被拍成照片,出现在山大校报上面。校报在美术系女生中间被传看,王桥成为在美术系女生中最知名的新生。苏丽根据报纸画了一幅肖像,据说有参加新生画展的潜力。

十五天后,军训结束。

教官离开学校前,下起了蒙蒙细雨。

军训期间,教官颇为严格,初期时同学们很有抵触情绪。在集体生活的熔炼之下,尽管只有十来天时间,年轻同学们和年轻教官们建立起一种特殊的感情。

“胖墩,别跑这么快,以你的体重撞到人不得了。”王桥从卫生间出来,叫住了一路小跑的杜建国。

杜建国停下脚步,道:“教官今天走,班上同学要去送教官们,你不去?”

“我要去,送送康红。”

王桥到楼下买了两包烟,不紧不慢来到教官驻地。在细雨中,驻地前围了一圈同学,多数是女同学。大楼门口站着部队领导和学校干部,耐心地劝阻想要进入驻地的同学。副书记梁柏文苦口婆心地劝着近前几位女生,“同学们,昨天开了欢送会,大家已经表达了对教官们的心意,他们等会就要离校,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你们还是不要进去了,这也是部队的要求。”

苦劝之下,同学们停留在驻地外围。不知谁起了个头,唱起《真心英雄》:“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开始是几个人唱,后来是全场同唱,女生们感情更细腻一些,唱着歌,流着眼泪,现场出现一种特殊的离愁别绪。

由于不能进驻地,两包烟不能送给康红,王桥平静地站在远处听歌。看着哭得花容色变的同学们,觉得自己的心比他们要硬得多。

汽车喇叭乱叫,教官们隔着车窗挥手,雨中人群陆续散开。杜建国头发全部被淋得趴在头上,眼睛红红的,仍然张着嘴在唱“真心英雄”,一群男女生也跟着在吼。王桥在细雨中缩着脖子,快步离开送行的人群。

军训结束,正式步入学校生活。

(第九十章)

第九十一章看望

(明天出差,长途,第二章不知何时发出,莫等。)

军训结束有两天休息时间,王桥准备抽空回静州,去看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杨琏。当初如果不是杨琏帮助,他进不了静州一中。进不了静州一中,能否考上山南大学还是个未知数。因此,王家人都记住杨琏这个情。

王桥寻了公用电话打给杨琏。

“喂,我是杨琏。王桥啊,大学生活怎么样?”杨琏恰好睡在沙发上,听到电话响起,缓慢站起来,接过电话。

王桥原本想报喜讯,听到电话里传来的声音低沉无力,问道:“杨叔,生病了?”

杨琏咳嗽两声,“没事,热伤风。你不用过来,秧两天就行了。”

杨琏妻子和儿子均在国外,生病以后无人照料,王桥挂断电话急急忙忙来到客运中心。一个小时后,他出现在杨琏家门口。

九月底,山南天气依然闷热,杨琏穿着长袖长衣,满脸病容,开门后,有气无力地道:“王桥,学习这么忙,你怎么还过来。”

王桥见情况不对,道:“杨叔,我们马上到医院去。”

杨琏摆摆手,道:“基本退烧了,就是全身无力,不用去医院,养一养就行了。”

王桥扶着杨琏在沙发上斜躺着。杨琏闭目养神,道:“自己去倒水喝,我要休息一会儿。”

饭桌上放着一碗稀饭,已经带着异味,冰箱里只有可怜巴巴的两个干馒头和一盘咸菜。杨琏在静州算是社会名流,谁知光鲜背后过着冷锅冷灶的生活。王桥对其抱着深深的尊敬和同情,道:“杨叔想吃点什么,我给你做。”

“没有食欲,等会喝点稀饭就行,你别管我。”

王桥不由分说地道:“我煮锅粥,再去买点酸菜,熬点酸菜汤,解暑开胃。”

杨琏想起曾经吃过的酸菜黑鱼汤,禁不住咽口水,实在无法拒绝,道:“那就谢谢王桥了。”

“杨叔,说谢就生分了。如果去年杨叔不把我送到静州一中,我今年肯定考不进山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