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 (第1/4页)

毛明用手指着附近几幢楼,道:“河道附近去年修了一排商场,水沟在房子下面,没有办法检查。”

王桥上班第一天就遇到如此棘手的难题,不知道以前是怎么处理的,担心自己乱决策引起麻烦,就用眼光寻找乔勇。

乔勇始终认为整化粪池是城关镇的事情,不想把事情弄到自己头上,便回避了这个眼光,假装没有看见。

王桥便建议道:“毛主任,情况我们已经了解,是不是到你们办公室研究一下。”

一个居民情绪激动地道:“当官的没有把问题解决,怎么拍屁股又走。”

毛明大声地道:“我们到办公室就是去商量解决办法,大家站在这里也不能解决问题。城管委领导到了现场,说明人家很重视。你这么激动,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毛明当了七八年居委会主任,与居民们很熟悉,关系处得不错。居民们没有阻拦他们,让他们离开了。

一个年轻居民说了狠说:“这次就让你们走,如果拿不出办法,下回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第一百六十六章)

第一百六十七章李宁咏

王桥、毛明、乔勇等人刚刚离开,一辆小车停在街边。一个扛着摄像机的男子和一个年轻时尚的女子并肩走了过来,女子自我介绍道:“我是电视台《昌东故事》的记者李宁咏,接到举报,听说化粪池流到街面了,所以过来采访,你们谁能谈一谈情况。”

头发花白的老者指着不远外的粪便道:“刚才城管委和居委会的人都在,现在走了。你们采访那些当官的没有什么用,还不是老话套话,要采访就采访我们老百姓,你看看满街粪水。”

李宁咏早就注意到街道上流敞的粪便,此时臭气恰恰迎风而来,让她差点呕吐出来。她强忍着恶心,道:“那我们就采访你。你别怕,看着镜头,就象平说话那样。”

“我不行,从来没有上过电视。”老者推辞道。

“老胡,这是大家的事,你要接受采访。”

“老胡,平时对挺能说,正式场合怎么就怕了。”

在大家鼓励下,头发花白的老者接受了采访,最初面对镜头时还颇为拘谨,当他站在粪便边缘时,一股怒气油然而生,在镜头前挥着手,侃侃而谈。

“我叫胡立诚,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人民政府就要为人民,解决不了化粪池,还叫什么人民政府……”

采访完毕,李宁咏和摄影记者关鹏直奔居委会办公室。

这时毛明主任带着王桥等人刚刚走进居委会办公室。

居委会有四间办公室和一个会议室,墙壁的表面斑驳不堪,散发着一股霉味。办公桌椅笨重,造型呆板,还有1981年制的印迹。

毛明道:“居委会的屋子潮湿得很,住久了人都要发霉。居委会条件差,希望王主任能支持一下,改善我们的办公条件,以后遇到什么事情,居委会跑得快些。”

王桥这四年在山南大学跟教授、主任们打交道,说话都很委婉,习惯把观点放在漂亮的辞藻之下。居委会毛明主任说话是刺刀见血,简直是赤祼裸威胁和利诱。这种说法方式缺点是太直接,优点也是直接,把中心思想全部表达出来,不会产生歧义。

王桥也就迅速接受这种说法风格,坦率地道:“我今天才到城管委报到,对城管委的事情两眼一摸黑,对城管委没有任何了解,若是答应就是一句空话。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一定想办法解决居委会办公的条件。”

毛明道:“王主任是实在人,没有拿假话来敷衍我们。我们基层干部都是实在人,当官的拿假话敷衍我们,我们就学慕容复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让他们也听不到真话。”

王桥笑道:“我其实说了一堆废话,说了等于没有说。”

毛明对实诚的王桥挺有好感,道:“王主任说的是真话,所以我相信你。乔皮蛋,王主任才来城管委,你别耍滑头,把事情全部推到他身上,这事怎么办。”

乔勇与毛明极熟,被叫了绰号也不生气,第一次正面出主意道:“今天的事情得等到陈武阳来了再说,说到底,城管委只是监管部门,具体办事还是城关镇环卫站。”

毛明火冲脑门顶,道:“环卫所和环卫站两个神仙打架,让我们居委会怎么办。你今天再给我耍滑头,我以后再不管环卫所的事情。”

乔勇呵呵笑着,也不答腔。恰好这时传呼机响了起来,他借居委会的电话回了过去,“乐主任,小王主任在我身边,我们在居委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