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 (第1/4页)

王桥道:“确实是才毕业,新鲜出炉的大学毕业生。”

截洪沟建在半山腰,沿途植物茂密,沟窄不好走。两人走完一圈,花了近四十分钟。来到沟底大坝时,衣衫尽湿。

王桥站在树荫下,脱掉衬衣,露出一身健壮匀称的肌肉。他指着一条蜿蜒向下的水泥管道:“这就是排污管道?”

乔勇坐在排污管道上大口大口地喘息,将最后剩下的矿泉水喝得底朝天,道:“垃圾要产生渗漏液,渗漏液通过这根管道直接流到山下的污水处理厂,免得污染农田。”

王桥沿着排污管道朝前走了一段。树林越来越密,他怕有蛇,这才转回来。

王桥回到沟底大坝,道:“截洪沟距离沟底有多少米?”

乔勇道:“截洪沟是椭圆形,最远处有接近两百米,近处只有几十米。”

王桥道:“实地走了一圈,我发现臭味和距离是正相关,越近越臭,椭圆形远端,臭味明显减弱。等会我们再到五百米的地方闻一闻,是不是如村民反映的那么臭。”

乔勇吐着舌头,累得如狗一样,道:“今天就舍命陪领导,再走一圈。”

两人沿着截洪沟回到管理房,乔勇从后备箱里又拿出一瓶矿泉水,喝了一半,剩下的水浇在头上,他由衷地道:“小王主任体力真好,我差点中暑了。”

王桥道:“我一直喜欢运动,体力不错。”

乔勇道:“小王主任来了以后,环卫所还没有单独请你喝酒。今天晚上我把环卫所二级班子全部叫上,大家痛痛快快地喝一顿。”

王桥爽快地道:“行,晚上喝酒。”

小车发动以后,引擎盖上密密麻麻的苍蝇轰然而起,很是壮观。王桥推心置腹地道:“凭心而论,阳和垃圾场管理得确实不到位,难怪村民要闹。”

乔勇略为有点不好意思,道:“我承认垃圾场的苍蝇多,但是和闹事的村民没有关系。周边五百米距离都全部搬迁了,五百米以外受影响很小。村民们是眼红其他人得了搬迁补助,心理不平衡。”

王桥道:“我算了算,村民用补助到场镇买了房子,其实也剩不下多少。”

乔勇道:“按照拆迁标准,每户按四人算,可以拿到十六万,他们一辈子都没有见到这么多钱,诱惑太大。我每月顶了天也就一千多块,一年一万五,不吃不喝十一年才能存到十六万。从这个角度来说,我理解村民。”

王桥刨根问底:“村民堵场到底是嫌臭,还是想搬家。”

乔勇迟疑了一下,道:“两种情况都有。”

王桥道用手驱赶着一个在车内飞行的苍蝇,道:“说一千道一万,我们的责任是把垃圾场管好。管好了垃圾场,他们还要闹,我们也就问心无愧。”

小车离开垃圾场,停在入场道路和主公路相交处。乔勇带着王桥来到一处被拆掉的房子前,道:“这个房子大约在480米,那边就是杨家大院,大院最近处与垃圾场只有505米,他们闹得最凶。”

王桥在拆掉房屋的旧宅基地上站了半个小时,大部分时间都闻不到垃圾场气味,当山风吹来时,确实能闻到垃圾场的特有酸臭味,只是其浓度与倾倒点相差甚远。

在垃圾场转了一大圈,王桥对垃圾场有了直观感受,收获很大。

刚下山,王桥放在裤袋里的手机响了起来,是一个陌生的手机号码,“你好,我是王桥。”

“蛮哥。”电话里传来吕一帆久违的东北口音。

王桥下意识提高音量,道:“是你,好久没有听到你的声音了!”

“你猜我在哪里?”

“你在家里?”

“不对。”

“你在山南,山南大学校园,或者土菜馆?”

“接近了,再猜?”

“猜不出来。”

电话里吕一帆的声音很快活,“我在昌东汽车站,你能不能来接我。”

“你就等在车站,我马上过来。”王桥得知吕一帆来到了昌东县城,一股内火猛地从小腹升起。

挂断电话,王桥道:“乔所长,今天晚上的聚会取消吧,我有个朋友从外地过来,在昌东汽车站。”

刚参加工作的人能用上手机,这说明王桥非富即贵,联想到王桥省委组织部选调生的身份,乔勇觉得王桥绝对有深厚背景,不能小视。他主动道:“那晚上一起吃饭,我们给你同学接风洗尘。”

王桥干脆利落地拒绝道:“我和同学有两年没有见面了,准备单独聊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