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 (第1/4页)

成在省委宣传部,却不一定管得到这些事,还得靠协调。

要解决此问题。最好是顺势而为。

脑中浮起顺势而为四个字后,他不由得想起了邱家。顺势而为是邱大海经常说到的一句话,他就是把顺势而为用得太过,变得只认利益。不讲感情了。

想起邱大海,李宁咏的身影就跳了出来。李宁咏曾经在这个卫生间里与自己无数次缠绵,虽然说分手分得干脆利落,毕竟还是留着很多美好的回忆。

他强行将李宁咏赶走,让思路回到工作中去。

洗澡出来,王桥变得神清气爽。与黎陵秋一起来到了城关镇。坐在车上,黎陵秋暗想道:“邱家真是做出了一个错误决定,白白丢了一个好女婿。”

到了城关镇,走向小会议室时,黎陵秋指着一间开着的房间道:“这是你的办公室,新家俱味道有点大,彭达就让把房间敞着。进去看看,有什么需要增加的可以讲。”

王桥没有查看城关镇的班子分工,见到黎陵秋这样讲,觉得有些疑惑。

由于任命文件还没有正式下来,他不愿意到办公室去看,道:“算了,还是到小会议室。”

彭达拿着笔记本坐在小会议室,见到王桥和黎陵秋,道:“外事办老丁马上就来,老丁一到,我们就开会。”

刚才经过办公室时,王桥注意到宋鸿礼办公室门是打开的,但是姚向辉办公室是关闭着,也就是说,这个会姚向辉不参加。

在等老丁的时候,王桥又将晚报认真读了一遍,更加确定了自己顺势而为的想法。

老丁来了以后,宋鸿礼也就出现在会场。

宋鸿礼道:“上午开了常委会,王主任变成了王书记,按常委会的要求,这个星期就要报到。所以王书记就全心全意开始在城关镇工作了。”

王桥道:“好。”

宋鸿礼又道:“老丁是城关镇编外班子成员,这些年来为了城关镇的事,经常到这里开会,大家不是外人,废话就不说了,直接进入主题。”

老丁是个老资格宣传干部,长着一个厚厚的双下巴,沉吟着道:“晚报以前倒是有关系,刘主编调走后,很多事情就不好办了。”

(第三百一十三章)

第三百一十四章报道(七)

宋鸿礼在三人面前说话很随意,道:“看晚报这个架式,肯定还要做追踪报道,再弄几篇出来,这就给城关镇火上浇油。一砣屎不臭,把它挑开就臭得很。老丁和各家报社都熟悉,一定要想办法将连续报道停下来。”

老丁道:“宋书记发了话,我只能尽力。”

宋鸿礼道:“那你还得辛苦的下,跑一趟阳州,该打点的关系一定要及时打点,别怕花钱。”

老丁道:“那我给部里请个假,然后出发。”

宋鸿礼道:“你坐我的车,马上就可以出发,如果有必要,黎委员跟着你去。我给杨部长打电话请假。”

宣传部杨兵部长与宋鸿礼曾经当过多年搭档,关系好得很,这也是老丁每次为城关镇办事都很卖力的原因之一。

王桥对此事早就和胖墩杜建国进行过沟通。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主动请战并非一件好事。他知道以后肯定还用得着杜建国这条线,这一次不用,还有下一次。

老丁走后,宋鸿礼道:“报纸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关键还是在基层组织,晚上八点,把胜利居委会和原田坝子村的两委干部都叫到办事处开会,统一思想,商量对策。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派出所、财政所、民政办、企业办的负责人全部参加。”他又补充道:“把环卫站也叫上。”

晚上是形势分析会,也是一个布置具体工作的会,由宋鸿礼主持,开到接近十一点钟才结束。

王桥全程参加了会议,但是没有发言。一是不熟悉工作,二是毕竟还没有报到。到了现在,他对宋鸿礼的做法也能接受,甚至还有一种被重视的满足感。前一阶段在档案局是逍遥派,自在倒是自在,但是处于有你不多无你不少的境地。对于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也很难受。

第二天,王桥接到了县委组织部电话,要求去谈话。谈话是在常务副部长彭家振办公室进行的。

与七年前相比,彭家振明显老了。前顶头发稀稀疏疏,眼睛有了明显的眼袋。他见到王桥倒是热情,主动握了手,道:“这次常委会研究了你的任命,今天由我来跟你谈话。这一次研究了三个同志的任命,就不统一谈话,分别由我们三个副部长分别谈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