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部分 (第1/4页)

赵波是鸭子死了嘴壳子硬的角色,道:“当年我们军训的时候,那个张教官还是很牛。我照样摔了他一个狗啃屎。蛮哥打架是牛,可是架不住我处心积虑搞偷袭。”

见到赵波又恢复了几分争强斗嘴的神情,不再是病歪歪糟老头样,大家就放心一半。陈秀雅来到老味道土菜馆时。三人围坐在一起正聊得起劲。她望着赵波青青头皮,道:“赵波终于走出来了,还是蛮哥有办法。”赵波道:“你要回去给你爸说,明天我就要去投奔他。”问了几句情况,陈秀雅笑道:“早就应该去了,我爸那地是疗养的好地方。蛮哥仕途遇到挫折时,第一时间就到了工地。蛮哥在工地打过架,如今在工人中都很有名气。青皮去了,肯定也有名气。”

六点钟时,张大炮一大家人、王永德四人来到了老味道,王桥赶紧到楼下,将老味道的老板杜敏介绍给张大炮,又带着大家上了二楼,来到大雅间。

杜建国、赵波都站在窗台,寻找王桥口中的小师妹。当看到张晓娅时,杜建国笑道:“这个王桥说假话,这个女孩我见过,当年接新生时就引人注目。”赵波算是半个中文系的人,也同意了这个说法,道:“是啊,我都有印象。”

陈秀雅笑得更是灿烂,道:“张晓娅是我们象棋社的酒窝公主,下得一手好棋。”

王桥将张大炮那一桌招呼落桌以后,抽空又到杜建国这边来说话,听到陈秀雅介绍,有些惊讶地道:“张晓娅会下象棋?”

陈秀雅道:“她比我还早进象棋社,棋下得好,笑起来脸上有两个漂亮的小酒窝,因此成为象棋社的酒窝公主。你当时只关心学生会的工作,就象是正教大派的子弟,自然不会注意到象棋社这种小门派发生的事。”

象棋社是比新闻社历史更为悠久的学生社团,人数有限,纯粹是为了兴趣而聚在一起。陈秀雅是象棋好手,初入大学时还受到家庭影响,心有阴影,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与杜建国谈恋爱以后,她才逐渐融入到火热的校园生活中,在临近毕业时间参加了象棋社,还参加了校园歌手比赛。

王桥道:“新闻社也是小门派,胖墩是小门派掌门人,很受大门派气的。”

陈秀雅维护着丈夫的光辉形象,道:“新闻社是应运而生,与就业市场结合在一起,后来**丝逆袭,不算是小门派了。”

王桥道:“那我就把张晓娅叫过来。那边挤得很,这边松。”

陈秀雅道:“蛮哥的爸妈都在那边,还有其他长辈,我们得去见个礼。”

几人就一起到隔壁包间去。

张晓娅是在座诸人中年龄最小的,坐在妈妈身边,如小公主一样安安静静地听着大人们拉家常。见到陈秀雅等人进来,也很惊讶。

陈秀雅、杜建国、赵波给长辈打了招呼后,王桥道:“张晓娅,那边都是校友,你干脆过来坐吧。”

张晓娅也就没有推脱。跟着王桥来到了隔壁。她和陈秀雅走在一起,道:“陈师姐,你和王桥是同班的?”

王桥道:“我、胖师兄还是陈师姐,我们三人是一班的。杜建国和陈师姐是一家人。”

杜建国是山南大学新闻社的创建者。由于新闻社发展得十分迅猛,毕业生在短时间之内遍布了山南各媒体。胖墩杜建国以及新闻社成为山南大学的一个传奇性人物。

张晓娅所在寝室里经常讨论的师兄有两个,一个就是学生会主席王桥,另一个就是新闻社胖子社长杜建国,她笑道:“我以前就认识胖师兄。还认识陈师姐,没有料到你们两人居然是一家的。”

杜建国一本正经地纠正道:“我不是胖师兄,这是不完整的,应该叫做胖墩师兄。”

张晓娅就道:“胖墩师兄。”

在座之人同出于山南大学,见面之后很快就消除了隔阂,讲些大学趣事,谈笑风声,气氛融洽。唯独赵波情绪又低落下去,坐在一旁发呆。王桥知道解决其心理问题非一日之功,没有再急于下狠手。只要他能走出来与大家在一起,便算有进步。

王桥算是主人家,在两个房间之间服务。

张晓娅见到时进时出的王桥感觉很是神奇。在多年以前,她还是少女之时便认识了在中师球场打篮球的王桥,当时在她心目中王桥距离自己十分遥远,基本上算是两个世界的人。世事之奇往往出人预料,第一次出人预料是中师生王桥变成了自己大学的师兄,由此产生一个有交集的朋友圈子。而且他还成为自己闺蜜心目中的白马王子,这个白马王子与朴素青涩的中师生形象完全没有办法对接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