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 (第1/4页)

中年妇女道:“修起路倒是方便大家,把我们整了。前天下雨,水沟的水全部冲到我的田头,今年绝对要减产。”

王桥以前在档案馆工作时,曾经在辉煌集团的工地上混过日子,当时最大的一例阻工事件就是由排水涵洞所引起,此时听到中年女子说起此事,便走到工地边上看一看,果然有一个涵洞正好对着水田,虽然有引水沟,但是引水沟很浅,遇到发大水时肯定会让水流进水田。

江老坎站在王桥旁边朝涵洞看了看,道:“我晓得了,等天我来解决。”

中年妇女坚持道:“今天来了,就要给我解决。”

江老坎道:“我又不会变成一袋水泥,哪里解决得了。这事不复杂,到时我让人把引水沟挖深点就行了。”

中年妇女道:“已经冲了一次水到田里,绝对要减产两三百斤,今年农业税是不是少点。”

江老坎不耐烦了,道:“减产得到好多嘛,你再啰嗦,我提半斤老白干到你屋头来喝酒,你割不割肉给我吃,这点肉钱都比得上减产的钱了。”

“那是另一码事,喝酒吃肉有人情。交农业税是给国家,又没有私人人情。”中年妇女又笑道:“反正给老坎说了,不解决,我就到你家头去吃饭,让三姨妈给我我煮鸡汤喝。”

看着中年妇女扛着锄头走下小道,王桥问道:“亲戚?”

江老坎道:“算是远房亲戚,真要论起来,农村人很多都扯得到亲戚关系,就是远与近的关系。农村工作就是这样的,全部都是扯皮婆妈事。”

王桥前几天为向阳坝的村民伤透脑筋,当时的村民面对自己这个镇长就如面对着敌人,目光不善,恨不得咬上两口。

今天来到了青桥村,虽然也遇到些事情,但是多数村民都是友好的,笑脸相迎,有鸡汤喝。

青桥村三社和向阳坝村一社都是城关镇村民,素质差不多,表现出迥然不同的态度在于利益,镇村一起帮助青桥三社村民得到了利益,因此走在三社地盘上就会收到友好。

向阳坝村民则是出于经济目的而选择站在“仇人”一面,不是与政府有仇,也不是与王桥有仇,纯粹是因为利益。

不患穷而患不均,这种心理深深根植于每个人的内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正要回到江老坎家里,王桥接到了父亲电话。父亲王永德是一个保守节约的人,平时没有事情绝对不会给儿子打电话。因此,王桥接到电话后,直接就问道:“爸,有什么事情?”王永德道:“我刚才接到了国栋弟的电话,你张爷爷生病了。我马上就坐车到城里,然后我们一起跑一趟省城。国栋老弟也随后要坐飞机过来,航班是下午二点的,他怕来不及,让我们两人先去。”

(第七百八十章)

第七百八十一章张大炮的梦境

王桥道:“很严重吗?”

王永德道:“脑溢血,在抢救。”

王桥道:“你在家里别去乘坐客车,慢得很,我坐车过来接你,速度还要快一些。”

放下电话,王桥对宋鸿礼和江老坎道:“中午饭吃不成了,我的一个长辈得了脑溢血,在南州抢救,我要去看一看。”

宋鸿礼道:“那就赶紧去,脑溢血危险得很。”

王桥急急忙忙离开了青桥村,走到公路口之时,他原本想让司机老赵送自己到省城,后来想到老赵跟着自己到省人民医院,则会自然见到张家甚至来自广南的王家。老赵是一个话比较多的人,此话被老赵所知,必然会传得整个城关镇都知道自己这层关系。而国栋叔曾经交待过不要对外人提这层关系。

他想了想,直接给陈强打了电话。

“陈总,我是蛮子。你在工地吗?在外地那就好,有一件急事要用你的车。你让司机先顺道到柳溪二道拐去接我爸,我爸的电话是xxxxxxxx,然后再到电力局家属院来接我,送我们到省城。”

陈强道:“遇到什么急事了?”

王桥道:“一个长辈脑溢血。”

陈强道:“那我安排驾驶员立刻去三道弯。”

辉煌集团完成成昌公路这一标段后,人员队伍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为了联系业务方便,也是为了装点门面,公司配了一辆大马力的进口越野车,这一次正好可以用来急用。

到下午一点多钟,王永德和王桥来到了省人民医院。

张大山、吴立勤、张晓娅和姐姐王晓都等在外面。

农村教师典型相貌和打扮的王永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