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1/2页)

他说完这一句,挺枪而出,隔开凤文征当头劈下的大刀,手腕一转,枪头穿过盔甲,狠狠刺进了他的前胸,血液霎时喷了出来。

然而商墨凛却丝毫不为所动,眼神冷厉,他握着枪尾,手上发力,又将枪头往前送了几分。

“皇长兄身经百战,对付区区凤文征自然不在话下,”桓宓安慰他:“你不必担心。”

商墨凌笑了笑,问道:“浙王妃还在宫里?”

桓宓点了点头:“在浙太后的寝宫。”

商墨凌道:“她也算是平反的功臣。”

桓宓道:“你觉得……皇长兄会如何处置她?”

商墨凌摇了摇头:“长兄一向对为她赞誉有加,只怕是不舍得将她休弃。”

“看,”桓宓耸了耸肩:“虽然你们都讨厌凤氏女人的虚伪,可又不得不承认,她们的确是商氏内苑所需要的女主人。”

商墨凌垂下头来看她,道:“我在想,浙太后她是不是真的对坤城君意欲谋反一事一无所知。”

【全文完】

☆、番外。布局

商墨凛步入丹凤门,身上盔甲血腥犹在,他身后跟着兵卒,押送昨日还野心勃勃的人。

商墨凛在未央前殿等他,朝钟已经敲响,尚还搞不清状况的大臣眼睁睁看着这一群人鱼贯而入,商墨凛战甲上凝着血迹,对首座的皇帝单膝下跪:“臣不辱使命。”

皇帝点了点头,道:“辛苦长兄。”

与此同时的长乐宫里,浙太后再次打点了行装,向皇太后辞行:“今长安事了,请娘娘允妾返回浙国。”

皇太后手中端着瓷盏,对她微笑:“我还以为你真的一点都不知道。”

浙太后跪在阶下,道:“请娘娘允妾告退。”

皇太后将茶盏放在手边,道:“急什么,外庭事毕,可内廷还有未解之谜呢,高太医已经在长安赋闲日久,等着你的下一步指令。”

浙太后对她能说出这番话毫不惊讶,只轻轻叹了口气:“娘娘何必一定要知道的如此清楚?”

皇太后对她微微一笑:“我只是惊讶罢了。”

浙太后道:“妾从未做过对娘娘不利的事情。”

“的确,”皇太后微微笑了笑,道:“你从未做过对我不利的事情,我只不过是惊讶,毕竟他生前待你很好。”

浙太后道:“娘娘说的是,他生前待我很好。”

皇太后垂下眼睛,慢慢敛了笑意:“所以……为什么呢?”

“元诏想让自己的儿子尽快即位,免得夜场梦多,所以跳进了你布的局里,用了高太医献上来的药。”

“可是……你又为什么会唆使高太医将那药献上去呢?你图的是什么呢?不论是陛下登基,还是梁王即位,你与浙王的地位都不会有什么太大变故,你这样着急地要致先帝与死地,是为了什么呢?”

浙太后抬了抬眼睛,驴唇不对马嘴地回答:“事情已经过去这么多年,娘娘还是找到了高太医。”

皇太后点了一下头:“你留着他的性命,莫非是为了这一天?”

浙太后道:“他的指控,足以将先皇后将后位上拉下来了。”

皇太后惊讶地微笑起来,与她打趣:“莫非这是你的用意?布了这样大一个局,只为了将先皇后从后位上拉下来?”

“这样大的局?“浙太后笑了起来,连连摇头:“错了,娘娘,妾从未布过什么局,妾只不过是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罢了。”

让先帝在梁王羽翼未丰的时候驾崩,传位于沂王,逼得梁王不得不起兵造反,皇帝想要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表现一番手足情深,便只能重用浙王,赐他封地王权,给他比所有藩王更多的特权和信任。

而她当年留下了高太医的性命,不过是为这一日准备着——皇太后想将元诏皇后从后位上拉下来,便只能依靠高太医的指控,而她用了高太医的指控,便只能欠下她这个人情。

如今皇帝想要废去凤氏的地位,使商氏彻底从凤氏的掣肘中解放出来,拿了她的母族坤城凤氏开刀,浙太后从头到尾都在冷眼旁观,从未试图阻止,也从未试图给她的长兄只言片语地提示。

以坤城为突破口,以浙王为刀。商墨凌终于实现了他最初的想法,将凤氏的后权与商氏的皇权剥离开来,同时也将自己与浙王紧紧绑在了一起。

每一步都精打细算,每一个安排都别有深意,看似是她投靠了皇太后母子,为商墨凌的即位扫清了障碍,倒不如说是她引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