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得此良将自然省了不少心,所以周临淮也就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褒奖和肯定。

相信了解房产评估行业的人都知道,这个行业经常面临错综复杂的状况,一个绝对意义上的优秀的专业人士不能只有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出色的协调能力和预判能力。周临淮的专业水平已经得到了认可,但是其他能力暂时还未显现,不过即便是这样大家对秦篗当时的慧眼还是颇为佩服,以周临淮的年龄来看,能有如此水平已算难得。但是全公司只有一个人,对他不看好不感冒,那就是吕柏阳。

吕柏阳和我同岁,不是本地人,不是名牌大学毕业,却是我这个项目组的负责人。他个性张扬,自视甚高,除了秦篗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初入公司时,他只是一个刚走出校园的毫无资历可言的菜鸟而已,在老布手下做一些辅助工作。他的崛起是从进入公司两年后开始的,他先是谋得老布的信任,从只是做一些辅助工作发展为独立运作小额项目。期间,他体现出了一个很高的专业水准和极佳的工作态度,从而引起了秦篗的注意。后来他借工作便利,和一些客户拉近了关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找项目做项目的方式方法,慢慢地体现出了他在工作上极强的野心和抱负。这时老布才发现自己一手培养的助手对自己产生了很大的威胁,开始限制甚至打压他,不过此时的吕柏阳早已不是初进公司时的那个小助理了,老布拿他也没什么办法。秦篗为了解决二虎相争的局面,决定将项目组一分为二,睿智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我本想跟着老布的,可是秦篗执意要我加入吕柏阳这组。

周临淮入职时并未引起吕柏阳的注意,但是随着他在公司内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吕柏阳也开始关注起他来。最近几次例会,周临淮和吕柏阳分别作为陈述人,已经开始暗暗较劲。每当周临淮发言的时候,吕柏阳总是会提出一些疑问,不过都被周临淮和老布一一化解。

老布和吕柏阳暗里不合几乎全公司都知道,老布故意推周临淮出来,也有借他向吕柏阳示威的意思,因为周临淮方方面面都比吕柏阳强。他年龄小,本地人,名牌大学毕业,一入公司就是高级评估师,之前又在国际同行业公司供职过,加上出众的外形等等,用他来打压吕柏阳真是再合适不过了,老布非常乐得欣赏吕柏阳因为对周临淮的不忿所表现出来的压抑和急功近利的嘴脸。

老布这种做法有内耗之嫌,但是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还是可以理解的,吕柏阳的为人我不敢恭维,当年他对老布的所作所为用过河拆桥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我也不太理解秦篗的用人之道,和老布比起来,吕柏阳的确有很多优势,特别是做事情的魄力,老布当年就输在这个方面,可是人品方面老布绝对胜吕柏阳一筹。如今吕柏阳掌管着项目一组,运作的都是公司最关键的项目,已经习惯了尊崇的他,看到周临淮这样的小辈如此势起时,难免会不满不快。

不过最近吕柏阳的日子也不好过,也许当他从秦篗那里接手这个拆迁项目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会是如此复杂和困难的局面吧!当时,他只看到了项目本身的价值,以及它是明信成立以来最大的一个项目这一点,因此而沾沾自喜。秦篗能将这样的项目放给他做,就足以说明他目前在公司内的地位。我记得在初接项目时开的几次工作会议上,我都表达了合理的担忧,甚至提出最好可以和老布那组一起来运作,吕柏阳明显对我的提法很反感,所以最后将我打发去做一些琐碎的工作。

吕柏阳近日一直在为实地勘测难发愁,他带着几个评估师去到现场,几次都被堵在门口不让入屋。拆迁户有时让老人顶门,有时谎称出差,找各种借口不让他们进去。吕柏阳很是气恼,不过一时也无法可施,只能一次一次的去试。可是去的勤了时,还会被拆迁户说几句难听的话,弄的吕柏阳气急的很,又不能当面吵架,所以干脆近两次都不去了。吕柏阳这一不去,其他人即便过去也不会很卖力,都知道是麻烦事,领导躲了,下面的人也就是做做样子而已,所以这方面的工作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例会上,吕柏阳几次提到过这个难题,秦篗也问过老布的意见,老布总是不温不火的推三阻四的不抻这个头,所以难题到现在依然没任何解决的迹象。之后也没看秦篗为这件事生老布的气,毕竟老布不同于其他人,他是明信成立之初的合伙人之一,虽然股份不多,但却是元老。

吕柏阳自从现场勘查受挫后,上班时常常见不到人,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不过找他的电话倒是挺多的。

这天他不在,我接听了一个找他的电话,拿起电话时正好分神了,没有马上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