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你呀,放在越野车不坐,偏偏要挤过来,活该。”黄睿蕊转过头,小小地报复了一下。

“是啊,蓓悦,人家薛明一路开车辛辛苦苦陪我们过来,你也不带这样的。应该我和王强坐过来才是。”柳艳艳道。

“我又没请他,是他非要死缠着跟来的,宁愿做车夫,跟我有什么关系。”秦蓓悦轻哼一声道。

“蓓悦,你既然不喜欢薛明,就应该跟他说清楚。”黄睿蕊微皱着眉头道。黄老师骨子里还是一个很正统的人。

“我都跟他说过好几次了,他这个人,真是烦人。”秦蓓悦摆了摆手道。

“蓓悦,我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你看看人家薛明,人长的帅,又是科长,对你那真是没的说。而且论家世跟你们家也算门当户对,你们俩挺般配的,你怎么就对他没感觉呢?”柳艳艳拉着秦蓓悦道。

“没感觉就是没感觉。你要是看上他,你大可以甩了王亮跟他好。”秦蓓悦取笑道。

“切,这也要人家看得上我才行。我们家王亮要有人家一半我就心满意足了。”柳艳艳摇着头感叹道。

三个女人一台戏,陈进一边开车,一边摇了摇头,暗暗对后面跟着的薛科长颇为同情。

“哎呀,总算到了,我都给颠死了。”到达吴家村,秦蓓悦从车上下来,活动活动身子。她的个子比黄睿蕊还要略高一点,将近一米七五左右的架势,超短裙下的两条长腿极为眩目,正在帮忙从车上搬行李的陈进见状,不禁暗自感叹,又是个祸水级的美女,难怪那位薛科长被迷的神魂颠倒。

山里的气温降温比较快,日头快要西下时,习习的凉风在盛夏季节感到十分舒服。

“真是个避暑的好地方,看来跟着睿蕊是来对了。咦,陈进,那边很多人忙碌的地方就是睿蕊说的你们种菜的地方吧?”黄睿蕊指着对面山头大声对陈进问道。

这几天每天都要采收六七十吨的蔬菜,村里的老老少少没有一个闲着的。

“不光这里,前面几个山头都是。”陈进笑呵呵地拿着两个装满番茄和黄瓜的篮子走出来,放到院子里树荫下的矮桌上,“来,都来尝尝,这是我们吴家村产的无公害有机食品。”

秦蓓悦抓起一个红通通的番茄,咬了一口,连声赞道:“真甜,水分又多。陈进,我听睿蕊说这里种植的高山蔬菜是你发动起来的,真厉害”

“我吃黄瓜,黄瓜减肥。”小肉弹般的柳艳艳也不甘示弱,拿起一根黄瓜啃起来。边吃还边感叹着:“唉,楚州怎么就买不到这么新鲜的黄瓜。”

“来来来,都坐下吃,坐下乘会风凉。”陈进热情地招呼着薛明和王亮。

“陈进,这是你家吧?看来你家是这村里的首富喽。”秦蓓悦笑着问道。整个村里除了零星几栋两层楼房之外,其余的大部分都是平房,甚至还有几家是泥胚房。吴海强建的这栋小别墅在整个村庄里显得格外抢眼。

“我家哪造得起这么好的房子,这是我舅舅的房子。他们家在县城里开厂,我到柳坪乡来工作后,就暂时住在这里。”陈进一边回答,一边打来的井水挤了一条毛巾递给黄睿蕊。

“地方倒是个好地方,可就是太穷了,路也不好走。发展一个地方的经济,好得要靠工业,但工业一发展,就环境就要遭到破坏,两难啊陈乡长,到下面的乡镇来工作,难度挺大的吧?”薛明吃完一个西红柿,用纸巾擦了擦手,看着远处的青山和破落的房子,朝陈进问道。

“其实还好,柳坪乡目前虽然还比较穷,但是也有他的发展优势,这青山绿水就是优势,以后可以发展旅游业,生态农业。同样可以带动经济。”陈进笑了笑道。十几年后的柳坪乡的确发展成为石城著名的旅游胜地,而且在后来房价飞涨的年代里,由于柳坪乡的地理位置离西江省第二大城市江州市很近,不少开发商在柳坪乡开发了不少的别墅,都卖出了天价。

薛明低头想了想了,点了点头:“生态农业,旅游业,带动地方经济。嗯,说的有道理。象这样新鲜的番茄、黄瓜在市场上一定很受欢迎。柳坪乡有这个天然优势,如果全面铺开的倒不失为发展当地经济的一种手段。”

薛明虽然表现得有些居高临下,老气横秋,一个一看就知道生长在大城市中的省经贸委的年轻干部能说出这番话,倒是赢得了陈进的好感,笑道:“薛科长在省里工作,果然高瞻远瞩,一言中的。这里的吴家村也刚刚开始尝试走生态农业的路子,这种植反季节蔬菜只是第一步,关键是缺乏资金,只能慢慢来。不过旅游业是大有前途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