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是不告诉她的好。

桃姑此时满心的忧虑,自然听不出林二爷那未完的话里有什么含义,摇头道:“中国人在此被杀,难道朝廷全不照管。”

照管?林二爷大摇其头:“此时朝廷自顾不暇,哪还能管这化外之地的子民。”可,桃姑知道说了也是白说:“终究是大明的子民。”林二爷又笑一下:“楚二爷,你过些时日就明白了,明日还要上船,你先回去歇着吧。”

想来林二爷还有别的事要忙,桃姑回了自己屋里,爪哇极热,连被窝都不需用,只是铺了竹席竹枕,席枕刚被下人用清水抹过,触手清凉,又吹着风,但桃姑还是觉得烦热无比,不知道刘夫人她们怎么样了?

想起王家那几个孩子,最小的静儿不过七岁,若也丧身在刀口,桃姑不敢再想下去,她读的书里面,历来都是要以教化为主,普天之下无不可化之人,哪曾听过这动不动以杀人来征服别人的事情。

躺在席上,越想越乱,想出去走走又觉这不是时候,门口传来生硬的中国话,是林家的仆人送饭来了,桃姑示意她放下,见她黝黑面皮,矮小个子,想起她是土人,不由问道:“你祖辈在此,红毛国人来了你这里,占你土地,杀你族人,你们难道不觉得祖先会蒙羞吗?”

那人竖着耳朵听了半响,桃姑又放慢说话速度再问一遍,那人摇了摇头,说了起来,却是当地土语,桃姑听不明白的,那人见桃姑不懂,用手在左右肩上画了两下,然后啊啊叫了起来。

桃姑又皱眉,听到传来陈大爷的声音:“她说,是主的旨意让红毛国人来这里引领他们的,并且带来了主的教诲。”这话听的桃姑更是发昏,陈大爷又对那人说了两句,那人连连点头,陈大爷示意她下去。

桃姑还沉浸在方才这句话里面,皱着眉问:“原来红毛国人也好,佛朗机人也好,每次到了一个地方就要传他们的教义,是为了土人不恨他们?”

陈大爷叹气:“是,他们也不是笨蛋,知道人是杀不光的,还选了当地土人中聪明的,教他们学自己的话,忘掉祖先说的话。”

外面艳阳高照,桃姑却觉得身上一阵阵发寒,说出的话似乎不是自己的:“这样一来,土人们就不会反抗,而是乖乖听从?”陈大爷点头,桃姑又想到吕宋才发生的事,叹气道:“若有一日,他们对我大明也是这般,那我大明的子民该怎么处?”

陈大爷良久才道:“我中国,盘古开天地,仓颉造字起,延绵数千年,那么多的典籍,岂是似这些土人一般,没有文字,没有典籍,轻易被别人所糊弄?”陈大爷的话似乎给桃姑一颗定心丸,她点头道:“确是如此,这改朝换代的事又不是没经过,哪一个也要用仓颉造的字,不然政令什么的都不通。”

陈大爷一番话似乎又能打消一些桃姑心中的烦恼,只是对刘夫人一家的忧心从来没有散去,当上了船后听说船不在吕宋停了,而是直接往福建那边走的时候,桃姑虽知道是意料之中的事,但还是不能问出口怎么打听刘夫人家的事情,毕竟此时吕宋,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血雨腥风之地。

21海岛

船依旧行驶在大海上,吕宋发生的事情水手们大都知道了,船上的气氛在经过几天的压抑之后,渐渐又恢复平静了,毕竟就像陈大爷说的一样,无论如何,吃饭穿衣都是重要的,而不在吕宋停靠,意味着航线的调整,海盗这个词也渐渐在水手的交谈里增加了。

作为常走这条路的他们知道要往哪里走才能绕开海盗出没的地方,而现在改变航线就意味着碰到海盗的几率大为增加,每个人都提高了警惕,夜里瞭望的水手也增多了,连张大叔都忙碌不已。

船上的闲人就只剩下桃姑一个,没事的她每天就关在舱房里练习字,不过不是练习从小学的那些,而是佛朗机人的字,船上白纸不多,带来的那几本书上,凡是空着的地方,都被她写上了大大小小的佛朗机字。

时光一天天过去,算着日子的话,这时候该到吕宋了,可是这时的吕宋是什么情形,没人知道,桃姑在那里练了一会,觉得眼发酸,走到船头看着那苍茫一片的大海,使劲睁大眼睛,想从那海里寻找出一点点吕宋的影子,可是就算把眼睛睁到极限,也看不到半点影子。

身后有人走过来,递给她一样东西:“用这个瞧吧。”桃姑见是那副望远筒,转身去看来人是朱三,桃姑接过道了声谢,这望远筒放在眼前可比光用眼看要开阔的多,但也要极力去望,才能望到那远处似乎有那么一点点影影绰绰的影子,也不知道是远处船的帆影还是吕宋岛上那高耸的椰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