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 (第1/4页)

“东海镇?我记得东海镇有个果酒厂来的,十几年前很有名气的,生产的黑加仑子酒我还喝过呢……”严宁一提东海镇,勾起了马***的回忆,不禁的想起了曾经的东海果酒厂的辉煌。

“马叔,您还真说着了,我给您拿来的果汁就是东海果酒厂生产的,不过现在东海果酒厂不存在了,去年我们引进外资,对东海果酒厂进行了改制,厂名换成了这个,ue食品公司,主打产品就是蓝莓汁和矿泉水,这蓝莓汁基本上都出口,有液体黄金的称号,在国外精贵着呢,市面上您可看不到的……”难得马***问,严宁若不提一提自己的成绩,那岂不是对不起这难得的机会。

“听你这么一说,这东海果酒厂现在还不错?”严宁的自夸,明显勾起了马***的兴趣,在他的印像里,像东海果酒厂这种时间跨度大,企业设备老化,人员雍肿,交通不便的企业早就应该在几年前就该停产破产,但听严宁的意思,这家企业不但还开着不说,甚至生产经营的还不错,当下忍不住的追问起来。

“当然不错了,去年年末,我们对果酒厂进行了改制,引进外资注入资金,投入生产设备和拓展销售渠道,整个企业盘活了,生产的蓝莓汁在国外市场供不应求,职工工资比一般的企业高出一倍多……”随着马***走进客厅,严宁嘴上不停的介绍着果汁公司的情况,听得马***连连点头。

“严宁,你说说,为什么北江省这么多企业,改来改去的,怎么就没有几家能像你说的这个果汁厂一样,发展的这么好呢,这问题到底出在哪呢?”了解了果汁厂的生产情况,马***话锋一转,突然间转向了当前北江省国有企业改制上来,这一下,严宁的心猛的一揪揪,暗暗的责怪自己口无遮拦,没事瞎说什么,这马***明显有考问的意思,如此敏感的话题,回答的好,回答的不好,对严宁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

66、打麻将

66、打麻将

66、打麻将

东海果汁厂之所以能够改制成功,主要原因无外乎有外来投资和选准了发展项目这两点,外来资金不说了,都是严宁自己的投入,不上心是不可能的;至于发展项目还是借助于东海镇现有的蓝莓的资源,本身没什么科技含量,之所以能在国外换来大把大把的钞票,主要还是得益于人们对蓝莓的认识程度,这种便宜事现在可不太好找了。因此,东海果汁厂改制的成功根本没有可复制性,也没有什么经验之谈。

但不管怎么说,东海果汁厂这个有百年历史的老厂还是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不但数百名职工重新上岗,每年还创造了数百万的利润,这个成绩还是很可观的。因此,在外人看来,作为京城大学经济系的高材生,一手促进改制成功的严宁,怎么说都应该有一些经验可供借鉴的,估计这也是马***向严宁考问的目的所在。

“马叔,您这个课题实在有些大了,每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历史渊源,所具有的情况和特性也不一样,估计全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理论学者都不能给您一个确切的答案,我这刚刚走出校门的毛头小子可就更不行了……”辗转反侧,严宁搂住了话头,可不敢再胡咧咧了,一幅既谦虚又诚惶的样子,向马***求起饶来。

“你这个小子,少给我打马虎眼,让你说你就说,这是在家里,又不是在汇报工作,说错了也不要紧吗……”马***一挥手,对严宁的求饶无视,直接下了死命令,逼着严宁发表一下意见。

“呵呵,马叔,您这可是难为人了,这样吧,东海果酒厂的改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就不说了,说说这企业发展的问题,从建国以来,我们国家工业企业的发展一直是建立在高投入、低回报,高消耗,低产出、高生产,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路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来商品充斥着国内市场,这竟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企业的产品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价格上,甚至在效益上都比不过外来产品,长此下去,形势堪忧,我想这也是国家对企业进行改制的初衷吧……”这个问题很是有考问的意思,很有可以是马***在一件事的看法中考验严宁的为官之道,所以,严宁是绞尽脑汁的谨慎发言,生怕给马***留下年少轻狂的印像。

“不过有了俄国企业改制失败的前车之鉴,咱们国家高层在处理企业改制上更加的注重严谨,书迷们还喜欢看:。抓大放小,抓住涉及国计民生的大型国有企业,放手中小型企业自行发展这条举措从根本上来说是经得起推敲的,咱们北江的企业基本上都属于中小型企业,也就是被国家放手的那一部分,现在看这些企业的发展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