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 (第1/4页)

当着自己的面总是夸奖对手严宁,这不是在说自己不如严宁吗?强烈的忌妒心充斥着李志的内心,李志对严宁的恨意也越来越强烈。

小人难养这句话绝对没错。李志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睚眦必报的小人。眼睁睁的看着钱立运将财权收了过去,将各部门帐外的小金库清理一空,李志就恨的牙根直痒。自己手中见不得人的花销可都是通过底下各部门的小金库处理的,这下好了,以后怕是要吃个饭都得向钱立运伸手了。

对于一向严于待人,宽于律己的李志来说,这种艰难的后果,都是徐东升的决策失误而造成的。原本打算看钱立运财政断流热闹的李志很是耐心的等了两个月,可是他很失望,工资如时如数的放发了下来,悄悄的一打听,才知道榆林财政的形势大好,工资开到下年二月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更让李志生气的是,卷烟厂又传来了坏消息,经过严宁的协调,省卷烟总厂调整了榆林卷烟厂的生产指标,生产任务翻了一番。这意味着什么,李志最是清楚不过了。

榆林的财政已经彻底的掌控在钱立运的手中,造成这些不利后果的原因,就是严宁从中搞的鬼。当然,这跟徐东升的纵容也有关系,若不是徐东升的决策失误,哪能让钱立运拣一个天大的便宜,因此,徐东升出要为此负责任。当然,让徐东升负责任,李志也就是在心里想一想罢了,他可不敢明着去质问徐东升。但是,对严宁恨意却是一浪高过一浪,一天多似一天。

“严宁,你看看,这是组织部拟定的推荐干部名单,来征求意见来了。换届之前,郑援朝以生病为由拒不上任,逼着李庆隆动不了干部,所有的空位都积攒了下来,这推荐的人选中大部分都是徐东升敲定的,咱们也有推荐权的,我想听听你的意见……”县长上任的三把火烧的很是热烈,工作步入了正轨,严宁却是隐于幕后,这种甘为人梯的作风,让钱立运对严宁更加倚重了。

“呵呵,县长管钱,书记管人,这可是有职责分工的,你看看这些人?他李志家里宾客迎门,不就等着这么个机会吗?不过该争的咱们还得争,大头给他了,咱们也得喝口汤,他徐书记也说不出什么来……”严宁扫了一下推荐的名单,很多人都是走的李志的门路,当然了,敲门的砖无外乎是四四方方的百元大钞了,这事在榆林都成了老百姓家喻户晓的事了,严宁若是不知道才叫怪了。

“他徐书记安排谁不要紧,只要听招呼,干工作,咱不管他这官是怎么来的。若是不干正事?哼哼,不管他是谁,是谁的人,一样给我滚蛋。这经贸委、财政局都得有咱们的人,一把手不可能,副手也行;还有审计局和榆林农场的一把手必须抓在手里。另外,我想招商工作将是咱们下步的重点,招商办的格局小了,承载力不够,是不是建议一下,打个申请,把招商办升格一下变成招商局,老郭要退了,咱们找个称手的人。”既然是书记管人,那么钱立运也好,严宁也好,吃像都不能太难看,所以严宁采取了抓大放小,抓住重点的策略,基本上和钱立运的想法是一致的。

“你有没有什么人选,咱俩合计合计,合不合适先不说,先把位子占下……”听到严宁的想法基本上和自己一致,钱立运便让严宁先推荐,也是在给严宁一个争脸的机会。

“这人选吗,不一定最好,但一定要最合适,经贸委的问题不大,我抓在手里,任谁当一把手都得听指挥,副主任吗?我准备让机械厂的张日升上,主要是给他个待遇,让他安心把机械厂搞好;财政局倒是一个难题,虽然财政局的权艰大不如从前了,但也得小心应对,老熊就是一个油瓶子,滑不留手,用他来掌控财政局,变数太多,我这心里不拖底,你看曲遥琴怎么样,调回来当个副局长,抓住预算就行……”虽然说钱立运放手让严宁推荐,但严宁也不好太过份,谁知道钱立运心里有没有什么打算,而财政局和经贸委就无所谓了,都是严宁分管,推荐人选却是最有发言权。特别是曲遥琴,有的时候严宁一整一两个星期见不到一面,性福生活都保障不了,严县长哪有精力去干工作,若是能调回来,却是方便了不少。

“嗯,大体上还可以,审计局,我想把老金调过去,榆林农场吗,却是没有合适的人选……”钱立运所说的老金是东海镇的纪检书记金国中,从这个推荐上也能看出来,钱立运手头上基本上没什么可用的人,想要推荐一下都抓不到合适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哀。

“老金一直都是副书记,直接上到审计局这么一个行政局难度太大,常委会上很可能过不去,本来我属意的人选是吴小彬,可是好不容易才把小彬插进红旗乡,现在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