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部分 (第1/4页)

经济的冲击,在这个时候将它包装上市,所取得的效果只是一时光鲜。

上市是一把双刃剑,在向社会融资的同时,也将生产经营的监管权交了出去,若是原料供应不足,生产无以为继,诸多矛盾压制不住的时候,等到它的将是停牌、退市,甚至崩盘的灭顶之灾,书迷们还喜欢看:。很显然双江橡胶并不具备良性生产的条件,严宁不知道,若真是到了这种程度,林宪国要让双江的继任者如何应对数万职工及其家属的生活,这个隐患有如一座不稳定的火山一般,随时都有可能爆烈的喷出来。

“走一步,算一算吧……”目光在人群中穿梭,现场数千职工个个满脸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似乎每一名职工都期待着上市之后的企业能够重新焕生机。这些职工是肓目的,根本预测不到企业的领导者将要把企业带向何方。看着这些支撑起双江展的一线职工,严宁想起了笑靥如花的钱小玉,想起了她泼辣中带着几分市侩的母亲和少言寡语,唯唯诺诺的父亲,在双江橡胶厂中,有多少个像钱小玉这样的家庭,为企业奉献了一辈子,而等待他们的将有可能是下半生的衣食无着。

然而,双江橡胶上市已经成功,严宁再没有任何理由去提出置疑。况且,林宪国上位是严宁积极向赵北上推荐的结果,不可能在事到临头之际去打乱部署,否则所带来的一连串政治影响,不是严宁能够承担得起的,为今之计,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参加完橡胶总厂的庆典仪式,严宁的心里有些堵,根本没心思参加企业安排的招待酒会,直接让小赵将车开到了市委,一个人静静的坐在办公室里,琢磨着自己接下来的步子。日历牌上的页数不多了,新的一年即将来到,依据惯例,在本届最后一次中央全委会议召开前后,就要对各省市的班子进行调整,从而为新一届的全国党代表大会打好基础。

然而,就是因为严宁带动凌家对古运来,古峻父子展开了疯狂的报复,最终让古运来折戟沉沙的后果,使得中央这一次人事调整提前拉开了序幕。从林宪国急于将双江橡胶总厂推出去的迹象来看,他应该听到了什么风声,中组部对他的考核很有可能在年前就要进行,时间有些紧,但足够严宁在林宪国调走之前完成对双江的政治布局。

严宁现在就是要将之前做出的打算再认真梳理一下,查遗补缺,争取做到尽善尽美。毕竟缺少了林宪国遮风挡雨,又不能拿出合适的人选去顶缺空出来的市长之位,严宁必须得站到前排来,以往背地里就能协调就能解决的事情,以后就得推到桌子上丁是丁,卯是卯,依足了官场中的规则去平衡,在妥协和退让中争取有利的展空间,其他书友正常看:。

而且,严宁走到如今这个位置,再想在幕后当狗头军师,或者是偏居一隅,亲自抄刀上阵已然不现实了,思路也好,策略也罢,都得交下去由下属去落实。所以,执行者的领会能力和操作能力,甚至是可靠程度,直接关系到严宁未来的展。所以,严宁若是不能抓住一些得力地助手,这个市委副书记也就成了泥雕木塑,纯属是一个摆设。

一边想着,一边写着,一个个严宁信得过的名字付诸于纸上,曲遥琴、古锋、虞玲、丛林、吴小彬、曲家林都名列在前,除了榆林、边宁的副职干部以外,还有严宁在省委党校的同学,以及常征推荐过来的几位市直单位的副职干部,这些干部,即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构成严宁在双江最基础的班底。

“我还以为你回边宁了呢,原来躲在这猫着呢。怎么就这么小心眼呢,连饭都不吃人就没影了……”刚刚将名单拉出来,还没等严宁深入研究一下呢,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林宪国侧着身子,探着脑袋不停的冲着严宁直撇嘴,严宁中午没在橡胶总厂吃饭,林宪国以为严宁还记得与李天放之间的过节,从而把严宁当成了小肚鸡肠的人。

“没您想的那么小心眼,在京城又是学习,又是跑项目的,拖拖拉拉的好几个月,有很多事情都耽搁了下来。再不抓紧,可就晚了……”整个双江,连门都不敲就直接进入严宁办公室的,除了林宪国绝对不会有第二个人。林宪国不客气的直接推门不要紧,严宁手中捏着刚刚写出来的名单,却是想藏都没地方藏。不过,严宁觉得左右这名单都得过林宪国的眼,也没必要藏,大大方方的送到他面前,让他自己去思量吧。

“哟嗬,你个混小子是要把双江一锅端啊,四下里伸手也不怕别人有意见……”扫了一眼严宁写出来的名单,林宪国的脸变得有些扭曲起来。自己能升任副省长还是借了培养严宁的光,说不得要在临走之前,投桃报李的帮着严宁安置一批干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