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 (第1/4页)

老的也整天做白日梦,到时竹篮打水一场空,把底都赔进去。”

方四九烦死了樊老太婆那张嘴,“你给我闭嘴,张口没一句好话,你是看着我们高兴你就难受吧,巴不得全家鸡飞狗跳才开心。再给我多嘴,你给我滚回娘家去。”

方四九放下酒杯,好好的心情又被这个死老太婆破坏了。

“秀英,我们接着谈,别理她。这日子也近了,你们也得做好准备,万一妇保院投标不中,其它地段也都走走看看,我在收音机听到几个租房信息,有几个地段也不错,价格也不贵。”儿媳妇难得下定决心,方四九着实也费了不少的心思。

公媳两个聊起来,把樊老太婆放在一边撇下了,樊老太婆眨巴着眼,恨恨在看着。

饭后,方国栋帮着收拾了,陈秀英拿了袋子装了织好的毛衣,方小鱼陪着一起出了门。

方小鱼穿了件米色的,两手有插袋毛衣,黑色的踏脚裤,背了一个粉色的小包,圈着陈秀英的腰,坐在自行车后。

母女两个难得晚上一起出门,都挺开心的。

第176章 海市蜃楼

方小鱼和徐同学约的地点在绍市保佑桥,出村口也就15分钟的路程。

出门前,陈秀英看过时间,六点半,时间上很充足。

保佑桥就在妇保院过马路小商品城的背面,一溜直桥的全是茶楼和服装店。

天刚暗下来茶楼门口就点了照明的路灯,黄色的白炽灯闪着暖暖的光泽。

母女俩认得保佑桥直街,却不知道茶室的位置,本以为还要费点时间问个路。

到了地点后,抬眼一瞧,海市蜃楼的茶室的招牌在夜色中闪闪发光。

第一家,广告牌亮如白昼,根本不用找。

90年代,正是茶楼和网吧盛起的时候,每一家茶室,坐无虚席,生意都很火爆,方小鱼和陈秀英去的早。

茶楼门口几个小年轻在聊天,茶室内在播beyone《真的爱你》,门外都听得到歌声,几个年轻人一起跟着哼唱着,九十年代香港、台湾的乐队、组合、流行歌手在华国红翻天了,四大天王,小虎队横扫各大街头。

香港的电影、新加坡的电视剧,港台的流行音乐,台湾万盛出版社于晴席娟的小说,这些曾经都是方小鱼的一大爱好。

当然现在也是爱的,只不过把精力更多的放在创建美好的未来上了,相对淡了点。

方小鱼等陈秀英在茶楼对面停好车,正要进门呢,迎头一个人冲她笑着打招呼,“小鱼同学。”

是晚报的于辉,就说绍市小,走到哪儿也能碰到熟人,“于记者好。”方小鱼看着于辉胸前的相机,“于记者,这么晚了,还要出来找素材吗?”

于辉淡淡笔堵得慌,“在宿舍呆着也没事,就出来逛逛。”

于辉刚毕业的大学生,初入社会,年轻人腿勤。

在宿舍里呆不住,只要闲着无事就喜欢背着相机,到处走走逛逛。

于辉见方小鱼和陈秀英亲密的样子,瞧着陈秀英的年纪,“这位是伯母吧。”

“小鱼,这位年轻人你认识?”陈秀英狐疑地看着方小鱼和人亲切的招呼问着。

“妈,这位是晚报的于记者,学校的事多亏了他,在报纸上报道。”

方小鱼这么一说,陈秀英就知道了,刚要道谢,于辉豁地站正,规规矩矩地道,“阿姨好。”

陈秀英摆手,“于记者,别这样,小鱼的事还没有好好向你道过谢呢,要不是你写了报道,说不定学校就得处分小鱼,你帮了我们小鱼大忙了,阿姨不知道怎么谢你才好。”

于辉挠挠头,笑嘻嘻的,“阿姨,你太客气了,其实我和厚厚一早就认识。”

而且交情匪浅,厚厚可是他们那帮人的老大,论年龄厚厚年纪最小,可论赚钱的本事和能力没人比得过他,叫一声才老大,大家也服气,这老大费心的事,他当然更加要尽力了。

于辉看着方小鱼眼里闪着她看不懂的光,“这事就是小鱼不打电话给我,我也会帮忙的。真要谢,就谢厚厚吧,他在背后出了不少的力。你们的陈校长是不是向教委申请离职了?”

于辉看着方小鱼,方小鱼点头,眼底闪过一抹异色。

于辉这话意思是陈校长提前内退还是徐厚浪给逼的了,那欧阳笑笑说什么欧阳云峰找了陈校长求情明晃晃就是一个大谎言,虽然方小鱼从来没信过欧阳笑笑,这会听到这背后的主使人是徐同学时,还是震惊了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