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 (第1/4页)

戴罪立功!”

“诶!昌哥,您瞧好吧,绝对让那老小子不好过!”

有句话说的好,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众所周知,这句话的意思,是用来形容往往大人物好说话,一些无名小卒反倒喜欢故意刁难;换一句话就是,装大耍横的大多是低级者。

其实在充分分析了这句话,会发现一个不变的规律,即官越大越和善,反之是官越小越难缠。

在佛道教的精神上,这是站在一个实用主意的权益上。一来说明以阎王为代表的菩萨思考的问题已经上升到比较远的位置,属于高瞻远瞩。二来说明菩萨虽然高瞻远瞩、温和可亲,但要用以小鬼为代表来显示佛门净地不容闲人肆意贱踏、随便撒野。

慈悲为怀慈眉善目的菩萨是为了感化,要谆谆教诲地劝人为善,当然不能怒气冲天。而菩萨的净土保障则是要能起到震慑作用的凶神恶煞。不然哪路妖怪都看着菩萨可欺,都来占点便宜,那成何体统?阎王虽然不及菩萨光彩,但也有他的身份。其丑无比怒容瞪眼的凶神脾气会非常暴躁,非常难以沟通。这也很好理解。

所以,道理言而自明,不必诧异:阎王会好过,小鬼却难缠!道理分明,简而言之,就是:小鬼没阎王的境界,阎王没小鬼的职责。两者既不矛盾,还必须共存。

以此类推。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组合。既要有人做好人,也要有人做坏人。好人可以不失身份的把握全局,坏人可以不失利益的保护自己。

说远了,转回正题,对卢德双来说比较为难,可是对王祥云这种没脸皮的人来说,教训张伟品,真不算什么事情,单单给剧组制造麻烦,拖延拍摄进度,就足够张伟品喝一壶。(未完待续。)

第313章反击(一)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意思是有志之士报仇雪恨不必性急。

它的出处,来源于范雎蔡泽列传记载,秦王三十六年,范雎被人陷害,魏齐疑他谋反,将他打的半死。于是范雎离开自己的家乡游说秦王。受大用。秦王四十六年,范雎杀掉魏齐。

可惜,卢德双不是范雎,范雎之所以要十年之后报仇,那是因为十年之前,他没有这个实力,而卢德双不同,他有这个教训张伟品的实力,所以,张伟品倒霉了。

这不,第二天,《英雄》剧组就出事了,发生了火灾,幸好发现的及时,没有造成伤亡,但是也损失了不少剧组的道具,让张伟品那是一个气的,哪还不清楚,这是卢德双的反击。

只是可惜,张伟品还真冤枉了卢德双,放火这样低级的手段,他都不屑拿出来用,这次火灾的罪魁祸首,还真不是他,不过也跟他有关系,正是被昌家智大发来将功赎罪的王祥云。

王祥云在昌家智那里丢了脸,自然有气无处撒,而张伟品成了倒霉鬼,换成平时,王祥云也不会如此直接,最起派蒋然碰个瓷啥的,这个他有经验,只是碍于昌家智,王祥云想早点做出成绩,好将功赎罪,才狠心放了把火。

正当张伟品破口大骂卢德双的时候,一通电话打了进来。

“我是张伟品,有什么事情?”

“张总,不好了,九沟寨景区这边打电话通知我,说出现了变故,不能把场地借给我们拍摄了。”

“什么?你怎么做事的,之前不是说好的吗?”

“张总,真不是我的问题,昨天吃酒的时候,还和颜悦色的,今天突然变了脸。”

张伟品闻言,联想到了这次的火灾,不由的问道:“对方有没有说什么?”他内心总感觉,这次九沟寨景区负责人突然翻脸,很可能跟卢德双有关系。

“他好像是说过一句,咱们得罪人了。”

“玛德,我就知道!”

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张伟品再想不到卢德双身上,他就不用在这个圈子里待了,能够知道《英雄》剧组内部消息的人,肯定是剧组里的人,而武京恰恰知道《英雄》要到九沟寨拍摄的消息,那么卢德双自然就不例外了。

如果换成平时,倒也没有什么关系,大不了重新物色,可是现在不行啊,眼看着秦王殿这边的戏份要结束了,马上就要移师九沟寨那边,剧组拖一天,就要多浪费一天的钱。

“张总,您看,接下来我要怎么做?”

“你去跟景区其他负责人套套近乎,看看事情还有没有回转的余地。”

不得不说,卢德双这下可谓是打到了他的七寸上面,别看张伟品近两年在电影圈里呼风唤雨,没人不知道二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